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YouTube,如今人们都在通过这些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而企业也纷纷瞄准了这些最佳平台,利用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极强的影响力进行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2014年9月6日下午,学院“蓝墨水”校园开放日特邀我院市场营销系邹德强博士,与现场数百名观众共同探讨“社交媒体的那些‘为什么’”。活动当天还邀请了我院职业发展中心高级顾问陈文韬博士进行职业课堂分享,以亲身经验对如何打造最佳的人生职业规划作出指导。四百余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本次活动。
社交媒体的那些“为什么”
甫一上台,邹德强博士就用一张清晰直观的图表展现了“社交媒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你们以为只要知道什么是社交媒体就够了,但更重要的问题却在于‘怎么用社交媒体营销’,这才是关键所在。”
随即邹博士以EMBA学员的企业微博营销为例,并与同类型企业的成功范例进行对比,指出由于产品针对的客户群体不同,因此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利用微博账号进行营销。
“为什么需要社交媒体?”邹博士认为,企业使用社交媒体一般有四个目的:倾听客户声音、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创造新的购买渠道和获得产品创新的想法。“但也许更多的企业只有一个简单而且直接的目的:做广告。”
【我院市场营销系邹德强博士剖析社交媒体】
邹博士指出,营销沟通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媒体成本和制作成本。“希望借助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企业,正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免费的社交平台,尽可能多地降低营销成本。然而他们往往违背了一些最基本的法则,因而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随后,他分享了消除媒体成本所要遵循的违背直觉的法则:“第一、不要谈论你的产品,人们通常对你的产品没有兴趣;第二、说说人们关心、感兴趣的话题;第三、借助这些话题,人们顺便会传播你的产品信息。”因此,消除媒体成本的要务就是创造人们谈论你的条件和机会。
基于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分享,邹德强博士总结了关于社交媒体的见解:“第一、我们必须从创造消息转为培养与消费者的联系;第二、重要的不是社交媒体本身,而是彼此交流并分享信息的人们;第三,我们需要问‘怎样才能让人们因为我们的品牌而相互联系?’”
如何打造人生职业规划
我院职业发展中心高级顾问陈文韬博士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如何进行职业的转换、如何得到专业的职业发展建议等问题,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强调合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我院职业发展中心高级顾问陈文韬博士分享职场经验】
陈文韬博士强调,职场人士应该慎重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如何设定最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目标;第二、如何规划最佳的职业发展途径;第三、如何发展优质的核心竞争能力;第四、如何培养专业的工作能力。
接下来,五位管院MBA杰出校友与台下听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MBA校友参与圆桌讨论】
博世集团创新业务发展经理陈启明校友谈到,当初选择来复旦学习,是出于将个人管理知识架构系统化的考虑。麦邦文化传播总经理曹瑞杰校友认为,MBA可以帮助职场人士梳理职业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通用电气高级财务经理胡晓琦校友谈到:“我会考虑自己的投入产出,带着问题和需求去学习,当自己的工作需要提升一个层次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读MBA的时候。”新东方学校VIP学习中心总监尹圆圆校友则分享了她在美国的交流学习经历:“美国的MBA学习包含了一定的跨文化因素,他们的课堂强调数据分析。”新加坡公积金投资组合经理黄新耀校友则指出,巨大的中国市场能够助力自己成为顶尖的专业投资人,而选择MBA最大的价值,是与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学交流。
【四百余名听众认真聆听】
本次“蓝墨水”校园开放日活动就在观众与嘉宾的热烈讨论中落下了帷幕。学院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教育活动,能够打破大学的围墙,让更多的职场人士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互相沟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精准的定位和规划。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PDC)
2014年9月9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