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胥正川副教授解读中国AI行业

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海特稿

过去两年,中国的AI产业在资本和行政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欣欣向荣,繁荣景象背后,关于AI需要冷思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接受《联合早报》采访的专家学者担忧,政府对AI行业强力的行政干预,将扭曲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导致AI挤泡沫的过程变得更困难;

业界则认为,中国AI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缺少应用能力的AI公司将首先被淘汰出局。

受访学者对于大浪淘沙过后的中国AI行业依旧充满信心:“虽然现在有泡沫,但只要市场能实现优胜劣汰,留存下来的企业必定会更强大。”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胥正川向《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能够推动行业发展,但因为欠缺成熟度,因此一有风口就会趋之若鹜。

他说:“中国的风险投资喜欢扎推,而不是寻找真正的比较优势。盲目追捧的一个结果就是泡沫越吹越大,你会发现很多项目其实是在忽悠,最后都会失败。”

事实上,AI行业去年已开始整合,虽然初创企业的兴致仍高,倒闭的案例也不断涌现。据中国媒体报道,消费级机器人领域的易致机器人、语音助理领域的智能万事屋和应应—雨恒矩阵、无人机领域的斯凯智能等创业企业,都在去年被列入“死亡名单”。

不过,受访的学者对于大浪淘沙过后的中国AI行业依然充满信心。胥正川说:“虽然现在有泡沫,但只要市场能实现优胜劣汰,留存下来的企业必定会更强大。”

行政力量支持产业发展的做法引发担忧,有学者呼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谨慎介入AI产业发展,尽量扶持基础性和企业不愿做的项目,而不是盲目补贴和拉动。

胥正川警告,各地政府一窝蜂地发展AI产业,不仅无法形成产业集聚,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引发无序的同质化竞争。

他说:“地方政府如果为了政绩,通过高额补贴推进AI产业,只会导致产业畸形发展,加剧泡沫化的风险……应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那些正常存在的泡沫,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会慢慢被挤出去,补贴只会扰乱筛选的过程。”

《上海特稿:中国AI开始挤泡沫》

更多报道内容请见:https://www.fdsm.fudan.edu.cn/fdrs/jump?link=!!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upplement/futureofai/ai-china/story20180527-862279

 

报名咨询
姓名
不能为空
性别
不能为空
电话
不能为空
城市
不能为空
公司名称
不能为空
现任职务
不能为空
年收入
不能为空
报考意向
不能为空
感兴趣项目
不能为空
立即预约咨询
提交成功
请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