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闭幕

2023年12月3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学院举行。本届大赛共吸引120个培养单位的1780名师生积极参与,其中有24支全国各高校参赛队伍进入线下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勉图信创”团队凭借《基于信创的纳秒级低延时量化平台领航者》项目摘得一等奖金奖。复旦大学“EpochLab”团队和湖南大学“Identity & Data & Private & Finance”团队获得一等奖银奖。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协办,并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舒慧生副会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杨颉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张人禾副校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先梦涵副院长,我院吕长江副院长等出席活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复旦管院兼职教授邵宇作“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转型”主题演讲。

全方位赛制设计,开拓研究新思路

在第一届大赛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参赛作品在成熟度上的区分,本届大赛将赛题分为初创和成长两大赛道。其中,初创赛道分为创新创意和算法模型两个方向,要求参赛队伍必须为首次参加高级别比赛(即之前未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级别赛事),同时参赛项目尚未公开发表、尚未注册知识产权、尚未实现商业化。成长赛道则要求参赛队伍必须对提交的答题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作为成长赛道的参赛队伍,“勉图信创”团队成员孙鹏感言:“前沿科技需要将理论落地,需要经得起市场检验。大赛将赛题分为初创和成长两种赛道,体现了全方位的赛制设计。感谢大赛对我们学生创业的支持,通过项目打磨,让我们逐渐摸到‘门槛’,去进一步实现团队项目的落地。”

“勉图信创”团队的指导老师钱佳威是上届大赛金奖团队“量子科技”的队长。今年,他作为指导老师再度参赛,负责团队的双创指导、逻辑训练、问题提炼、PPT打磨等工作。“从去年到今年,赛制变得更加完善、更加专业。”钱佳威表示,“现场竞奖答辩环节,评委提出的问题与去年相比更有针对性,对一些市场漏洞方面的问题,把握得非常好。”

“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做金融风控方面的研究,这次的赛题和我们自身的研究也很契合。”复旦大学“EpochLab”团队凭借《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欺诈检测》摘得银奖,团队成员吴斌表示,比赛中,从其他参赛队伍和评委老师的建议上得到很多启发,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多帮助。“例如我们要明确面向的用户是谁,要去真正抓住用户痛点,而不是自己设想一些需求,再去自我验证。”获得二等奖的复旦管院“小分队”团队成员张楚涵也深有同感。“从其他参赛队伍的项目设计中,我们也受到启发开拓了新思路。这次比赛准备时间比较紧张,希望下次比赛前能做好充分准备,争取更好的表现。”

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助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2022年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在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增设了“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旨在结合国家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引导研究生放眼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前沿,创造性解决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实际问题,为我国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舒慧生在致辞中表示,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就是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助力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本次大赛上,同学们提交的项目涵盖了金融产品与设计,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等多个领域,完美呈现出当代中国研究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杨颉在致辞中表示,金融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这里云集了众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枢纽。“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生们投身到金融科技创新的研究中,用你们的智慧和才智,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张人禾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高度重视第二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的筹备工作,从今年三月份至今,复旦大学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筹备、精心准备,尽复旦所能办出特色、办得精彩。“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同学们用勤奋和智慧为这场大赛增添了无限精彩。无论是初创赛道还是成长赛道,都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示了同学们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专业技能,也反映出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随着本届大赛在上海画上圆满句号,下届大赛也即将开启全新篇章。明年,第三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将于广州举行,期待更多研究生们踊跃参与,不断为中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