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先锋论坛之「我们|WOMEN」举行

2024年3月30日,「我们|WOMEN」论坛暨2024年度首场复旦科创先锋论坛在学院举行。本场论坛汇聚了七位杰出女性代表,她们是科学家、创业家、企业家、教育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公益活动家。在多元且包容的时代,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出她们的无限可能与力量。

当你问自己“why not”时 就已经打开了一扇窗

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科技领域,越来越多的女性正以她们的智慧、才华和努力打破这一固有格局。技术不仅需要创新和突破,更需要细腻、包容和远见。女性领导者不仅是技术的驾驭者,更是团队灵魂的塑造者,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团队跨越障碍、突破瓶颈,共同创造出更加绚烂多彩的技术未来。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双聘教授林燕丹:

如果看过我的介绍资料,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我应该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在很多的场合我都能侃侃而谈,但不止一个权威的性格测试都表明,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内向和谨慎的人。

但大家此刻可以看到,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正在自信满满地分享。因为当我面对必须去做且我答应了要做的事情时,我总是会选择去接受挑战,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学习做一些我不太擅长或不在我舒适区范围的一些事情,我会花时间去认真研究它,并在最后时刻做出结果。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一次面对不舒适的挑战时,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我很高兴在过去的生命中,有无数次这样可以让我不舒适和让我成长的过程。

去年我获得了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杰出女性奖,我们女性在科研的道路上有很多艰难,但我认为在像上海的这样的土地上,女性其实也非常幸运,而不仅在上海,我觉得现在在全世界都非常的重视女性的科学研究。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Teams及SharePoint中国区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多元与包容委员会执行主席梁戈碧:

面临伴随着挑战的机会,一旦当你问自己“why not”的时候,就会发现打开了一扇窗。不要封闭和束缚自己,要想想为什么不可以,一旦问了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后,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我也建议大家尤其是女性想想,当你碰到一个机会,但你有一定抵触情绪时,要即时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事实上,面对改变的最大阻碍就是你的恐惧,当你一旦意识到我为什么不可以时,恐惧感会一下子消失很多。

在职场中,真实性和自信对女性而言非常重要,大胆尝试更有挑战性的岗位,同时也要保证自己具有过硬的技术能力。韧性和适应性在我看来是女性的优势所在,尤其在今天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当前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在迎来科技日益变化的情况,因此适应能力特别重要。无论是到新的地方还是新的工作岗位,女性都比较容易很快适应。在秉持自己的适应能力优势的同时,遇到挫折时咬牙坚持并尽快恢复过来,将帮助女性在职场中更进一步。

另外,如今的职场中,协作能力与影响力息息相关。在团队工作过程中,女性一般都能展现其优秀的协作能力,能够与各个团队和成员建立良好的与沟通。建立人脉关系同样主要,当你更多的去建立这种多元化人脉的时候,你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更多的视角,帮助你更好更客观地解决手头的问题。

最后,我们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到科学技术领域工作。例如,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需要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上进行再学习,让自己处于技术的前沿。结合女性特有的长处,在新领域新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学员汤忞:

人类距离打印生命还有多远?生物3D打印是我目前研究的领域,也是未来我将持续探索的重要事业。

2011年,我开始了本科的求学生涯,最开始我学习的是光声成像,与生物3D打印没有任何关系,大三我又尝试了干细胞研究,到了硕士阶段,我开始做生物3D打印,我发现这个技术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些能够去治愈疾病、延长人类生命的一个可能性,因此直到这个时候我真正开始确定我想要做科研。

目前,我已成为复旦管院的科创企业家营中的一名学生。从高中开始我一直是理科生,到了大学我又成为一个工科生,所以我接受的人文教育是比较少的。参加科创企业家营,第二节课的哲学文化内容让我印象深刻,这是很久以来我的第一次人文熏陶。

但更加重要的是,我在做企业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在复旦管院接触到很多同学,他们有很多比我年长、更加资深的,也有与我年龄相仿才刚刚开始创业的,但其实他们都很重视公司怎样管理团队、怎样运营自己的品牌等,这些经历都让我逐渐摆脱技术人普遍存在的“技术傲慢”,学到很多同样有助于企业发展的重要知识。

每一个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 每一次跌倒都是前进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女性正以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突破男权社会的封锁与压力,不仅成为了杰出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更为女性群体树立了崭新典范。她们的成就向世界宣告,无论男性女性,只要有梦想和勇气,任何人都能够超越社会压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骊住水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骊住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复旦大学EMBA项目校友陶江:

25岁的我,曾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在迷茫与困惑中徘徊。然而,觉醒的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方向,从此踏上了持续学习,向上而生的征程。我通过EMBA课程充实自我,更在工作中迎接挑战,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女性在职场,需自信,不给自己设限,才有可能打破职场的天花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容淡定,不要为了没有做到完美而沮丧气馁。“It is ok to be not ok”,我们的成长通常是螺旋式上升的,我深知,每一个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跌倒都是前进的动力。

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虚心向团队学习,向同行取经,更向未来探寻。

同时,我希望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成就自己,更致力于成就他人。我也希望自己成为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为团队、为客户、为合作伙伴,照亮他们的前行之路。

我期待以我的成长经历,点亮更多人的心灵,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马勒中国区总裁沈梁玉:

“圆规理论”是我这么多年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个感想。圆规由规脚和划脚两部分组成,规脚具有定位作用,意味着我们要有初心,追求自己的梦想,还要有自己的独特卖点。划脚围绕圆心规脚转圈,脚尖可以划出粗细一致线条,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拓展,让脚有更多的延伸空间。

换言之,在行业内变成翘楚之前,你要知道自己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木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点误人子弟,因为这一理论的前提是时间是无限的,合作是独立的个体的,但当我们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时间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如果花大部分时间做不擅长的东西,拼命补短板,这样的性价比会非常低。但如果能够把20%的力气去进一步补足优势,可能我们更加容易脱颖而出。

基于起点,基于动力源泉,不断做复利的事,提升圆规中的划脚,画出更大的圆,更多的未知,更美好的来来。复利部分着重始于梳理思路,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做到在thanks( trust, health, assets, network and knowledge)的各个维度深入。我们想清楚要的是什么,目标清楚的同时脚要在走,并不断的去拓展想要做的事情。

不被标签定义 只有自己才能定义和审视自己的人生

人生没有终点,只有更高的起点。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有的女性选择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而另有一部分女性选择穿越病痛的“冷酷异境”,在每一个起点为自己和他人高筑新的希望。

写作者、策展人、文化学者、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祝羽捷:

我是一位女性策展人,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艺术史,又去学习策展专业,后来做了很多不成熟的展览,所以我觉得自己有一个很漫长的学徒过程,经过钻研和积累,如今已有了一些我比较满意的策展作品。

我从小是一个特别任性的人,今天我在做策展人,去学习艺术批评学习策展,看似好像源于我有坚定的自我目标,但其实最早比如在高中时,我是理科实验班的,那个时候我学习物理,再到后来去学艺术批评、策展,到今天再开始学习哲学,我觉得我就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当今天我看到各个行业的富有成就的女性坐在一起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只要把你的专业学好学深,相信最后大家都会在顶峰相见。

国内首个硬皮病公益组织“紫贝壳公益”创始人、2023级复旦大学MBA项目公益奖学金获得者、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罕见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嫒:

8岁那年,我被确诊患有罕见的系统性硬皮病,在成长过程中我也因此遇到过很多阻碍。

2015年,我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为追逐梦想我去考了教师资格证,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但在体检环节,医生因为我异常的外观认为我只能胜任一些轻松的工作。

仅仅因为我的外貌,就把我定义成了一个弱势的残障的群体,这对当时的我来说非常的难以接受。我一边工作,一边想要寻找进一步的答案,我重新开始去思考这个疾病对于我的意义,它和我之间的关系——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以及我后续应该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告诉自己,不要被动等待,而应主动的采取行动来改变硬皮病群体的现状。2016年,我创办了国内首个硬皮病公益组织——紫贝壳公益,希望硬皮病能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帮助更多病友勇敢面对疾病,推动硬皮病研究和诊疗的进一步发展。

我相信不管是患病的状态,还是其他任何残障也好,什么样的标签都不应该成为单方面定义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定义和审视我们的人生。2023年,我获得复旦MBA公益奖学金,成为了一名管院新生。这段全新的求知之旅,相信能够为我的公益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主持人、复旦管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邵翔:

听了嘉宾的分享,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一段话,这段话非常简单,但不断的在这本书中重复:“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今天的嘉宾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坚持与坚韧,她们不断的在告诉自己“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同时她们也努力突破自己,不断跳出社会甚至自己设下的局限,不断的在问自己:“非如此不可吗?”这样的理想与现实不断冲突与重构,是真正打动到我们并给与我们力量的。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