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EMBA | E同抗疫
复旦大学EMBA抗疫“众生相”:点滴微光,照亮黎明
2022-04-24
复旦大学EMBA项目

导读:

近期全国疫情反复,尤其3月上海疫情爆发各方面都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复旦大学EMBA同学正在做些什么?

他们心系民生,积极投身一线抗疫;他们以科技助力医疗,让抗疫更专业更有效;他们撸起袖子,成为志愿者,为社区管理献计献策;他们倾囊相助,纷纷捐款捐物。

或持大局观指点纵横,或携一纸伞帮扶微小,E同抗疫,责无旁贷。

复旦大学EMBA抗疫“众生相”:

点滴微光,照亮黎明

 

01

 

 

G老师:

每个人都是斗士,都在自己的战场战斗

3月31日,复旦大学EMBA项目的G老师突感头疼、浑身疼,自测了体温37.8度,她翻出手机里,查了查奥密克戎症状“疲惫、全身酸疼、头疼、喉咙痒疼、轻微咳嗽、流鼻涕”,居然对得上好几条。她赶紧回忆了一下最近的活动轨迹,依稀记得是浦西封闭前一天去超市采购。拿出自测的试剂,结果显示两条杠……

那一刻G老师内心很纠结,之前曾经看到的所有负面消息,方舱医院乱哄哄的场面全部浮现在眼前,G老师说:“哪怕知道现在危重率很低,但害怕也是条件反射的。”从等待大白上门,到居家隔离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到被通知转运,惶恐不安的情绪几天来一直笼罩在G老师和家人的心中。

 

 

 

 

心中的焦虑、身体的不适一度让G老师十分难受,她和家人在房间间隔开,隔空鼓励对方,同时做好了去方舱隔离的思想准备。她苦中作乐地笑说:“复旦大学EMBA观自在戈壁课程学到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以致用了。在戈壁,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应对不确定的挑战,并积极调节心态。”她再次查看行李:电脑、接线板、书;换洗的内衣裤,洗漱用品,防寒的外套和之前囤着的暖宝宝、必备的消毒纸巾、这几天吃的药品以及枕头等。

随着转运车的到来,G老师被带到了龙吴路的方舱集中隔离点。下车、等待、消杀、领取物资进入了隔离房间。3个人一个房间有些拥挤,但有行军床,有干净的被子和床单,有良好的卫生设备,还有热水,看到这些G老师忐忑的心放了下来。

如今G老师已经离开集中隔离点回到家中,回想起那段集中隔离的日子:她不断鼓励自己,也会鼓励方舱的隔离伙伴并依然积极地关心着她班上的EMBA同学,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参与线上课程的一些准备工作。“每个人都是斗士,都有自己的战场。我现在的战场就是在方舱,有些人的战场是在一线,有些人的战场在社区和家中,有些人的战场是在保供物资,大家在不同的战场都是为了打赢疫情这场仗。”

所有人都很难,但乐观是每个斗士随身携带的必备武器。

 

殷弘集成房屋陈烨:

每一次驰援方舱都不负初心

“客服人员一天的电话都没有我多吧,”陈烨说,“我每天差不多要接打1000多个电话,高峰时能近2000个。一个手机都打爆打废了。”

上海疫情爆发后,各区急需建造方舱医院收治隔离患者。中建三局、中建八局和中铁二局第一时间就联系了陈烨,要求他在三天时间内,供应浦东、宝山、松江的方舱套房,浦东目标300套、宝山目标300套、松江目标1200套。时间紧,任务急,早一点建造好,就能对疫情控制多一点帮助。

陈烨几乎每天工作到天亮,连续几天都只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打个小盹。手机自然必须时刻保持畅通,生怕因错过各种电话而耽误了整个工程。每天不停地打电话联系各方已是生活常态。

 助力方舱医院病房的搭建,对陈烨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从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迄今已三年多,陈烨一直在各地“接急单”。香港、江苏、山东、浙江、江西、吉林、上海……他和他的集成厢房落脚到了各个疫情爆发的城市。就像是“疫情救火员”一般,哪里有疫情,哪里需要建设方舱医院,哪里就能看到陈烨。

2020年,陈烨一股子牛犊劲,即便当时也不知道武汉情况有多严重,任务有多困难,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援建雷神山医院首批病房。

2022年,陈烨经历了数个城市的方舱建设,建造流程和与各方沟通已很熟悉。但每一次接到任务都让陈烨内心忐忑,又一场和时间,和病毒的赛跑开始了。“接到援建方舱的任务,就意味着一个地方可能又要受疫情的影响。我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城市就可以快一点恢复正常。”

对于像陈烨这样奔赴在一线的人来说,每一次的驰援都不负初心。

 

 

稷丰医疗汪康康:

一个基因实验室的抗疫24小时

 

3月31日深夜,汪康康接到了一通电话,希望稷丰医疗的实验室能来支持全市核酸检测的工作。

汪康康回忆说:“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我的脑子嗡嗡的,我们公司是做基因检测的,虽然具备做核酸检测的能力,但并非是主营的业务,这活接下来能不能做好,我的员工是不是能支持这件事,我心里是没底的。”

但是一想到现在上海正在全员核酸,所有的医院和第三方检验室都已经满负荷运转。一种使命感的驱使,让汪康康本能地答应了下来。

他立即召集公司的员工开了个会,安排实验室支持核酸检测的各种事项,同时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检测所需和闭环作业所需地各项物资。很难想象,24小时不到,在第二天4月1日,浦西开始封控的日子,整个实验室就从基因检测正式开始闭环管理,每天作业15-18小时投入支持核酸检测的工作当中。他说:“在我征召志愿者的时候,每一位员工都举手了。”

在这种关键时刻,“全力以赴”是一种可以传导的力量。

 

千麦医疗陈娅妮:

科技助力,让抗疫更专业有效

4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一行来到闵行区千麦博米乐医学检验所核酸检测点,详细了解核酸检测各环节时限要求,就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提升效率,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鼓励大家发挥专业所长,用好科技支撑,为抗疫提供更大助力。 

“本轮大筛,上海千麦完成了24万管核酸检测任务。”千麦医疗负责人陈娅妮说道,“现在就是跟病毒赛跑,一定要以快制快。”

 

 

 

“从自动化、信息化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系统效率很高。”陈娅妮说千麦自主开发的核酸检测系统,对每个样本都可实时追踪,并在收样、检测、下机、审核及数据报送等环节做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及统计。可减少周转时间、提升测试通量、减少人工错误等,最终提升检测效能,这也是千麦科技助力核酸检测的体现。 

实验室昼夜不停地24小时加速运转,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层层把关。对很多人来说,一份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就是通行证。而每一张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是检测人员的专业匠心和辛苦付出。陈娅妮表示:“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希望公司用科技助力加强核酸筛查效率,每个人都很辛苦,每个人都希望为疫情多贡献一份力量。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上海加油。”

用科技助力抗疫更高效,是更高阶的与病毒和时间赛跑。

 

南通四建沈笑非:

星夜兼程,完成7642张床位的建设改造

在这次抗击上海疫情中,复旦EMBA校友沈笑非所在的南通四建承担了“四叶草”其中“半片树叶”1号馆共计7642张床位的建设改造任务。4月5日,接到征召指令后,南通四建各地区总部主要负责人带队,率领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星夜兼程,驰援上海。

当天晚上,现场总指挥、南通四建副董事长、上海总部经理沈笑非校友与同事们一起,现场设立了六支党员突击队、六个工作小组,各专业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在完成任务之后,他在朋友圈发了很长的一段话,记录了这些天援建方舱的经历,其间各种,百感交集,“应该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了”。

 

 

 

应该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了,感谢我的爱人、我疼爱的女儿和家人,感谢各级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以及对我们有过帮助的所有人。没有你们的关爱和支持,我和我的团队可能坚持不下去。

我和夫人、女儿、家人没有通过一次电话,由于巨大的压力,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情,也不想多说多看多关注工程以外的事情。

衷心感谢与我一起并肩战斗的南通四建进博会国展中心方舱项目的各位战友,让我们牢记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待到阴霾散去,我们再相逢!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摘自沈笑非的朋友圈

 

中建八局王展:

临危受命,投入工作人员近千人

改造方舱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复旦EMBA校友王展是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这次,中建八局装饰临危受命,投入工作人员近千人,承担了会展中心方舱医院6号馆2楼建设任务,负责施工的内容包含3600个床位拼装、护士站箱式板房吊装等。而王展校友本人以及其管理团队,也已经近1个月没有回过家。

近一段时间以来,除了上海的会展中心和临港,中建八局装饰还在昆山、淄博、吉林、长春等地援建了多个抗疫应急工程。

王展校友带队援建方舱

 

临危受命,作风坚韧,迎难而上,是每一位EMBA校友的抗疫底色。

 

上海永天科技杨永华:

科技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力技术保障

硬件设施之外,复旦管院校友企业也参与到方舱的软件建设中。复旦EMBA校友、复旦科创领袖营学员杨永华任上海永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率领下,公司上下积极响应号召,通力配合,从设备参数确认,到设计下单,紧急协调生产,争分夺秒:6小时专业团队集合完毕,8小时所有装备到达现场,72小时完成智慧医护对讲系统以及必要医用系统的保障与技术支持,为上海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用科创力量保障疫情防控,EMBA校友都是“软硬”兼备的多面手。

 

02

 

 

疫情集中爆发以来,分散在各地的复旦大学EMBA学生和校友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行业优势,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

 

有的同学校友在一线抗疫,

协调物资,保障民生: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郁瑞芬

来伊份

作为上海市指定的供保单位,全力保障门店开业、延长营业时间、扩大外卖配送范围,全力保障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满、拎得稳当。

复旦大学EMBA2018秋2班

陈军

1药网

疫情期间打通互联网医药通路,协调各方打通线上药房云仓至线下自提点,骑手或居委取货配送到家中,极大方便帮助市民网上居家买药。

复旦大学EMBA2019秋3班

白雪

上海日月光中心

以商场为中心建立了周边3-5公里范围的社群,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资保障,为商户销售产品,形成有效信息对接,供需互利。

复旦大学EMBA校友

张焰

隧道股份

董事长张焰带领隧道股份累计参与疫情防控支援26232人次、交付集中隔离房4810个床位、实施水务及燃气抢险保供1200余次、参与交通封控保障3200人次。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陶江

骊住集团

骊住集团旗下品牌美标应上海疫情防控建设需求,为位于浦东新区航头路的应急集中隔离点提供相应1000套卫浴产品。

复旦大学EMBA校友

侯炜琳

联医汇

联医汇大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正中脊医疗在此轮疫情中,响应号召,支援防控一线,协助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雷新刚

鹊哥数字健康

鹊哥数字健康于3月28日推出抗疫身心健康服务,对上海市民推出免费24小时400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市民克服对疫情的恐惧,进行慢病管理。

复旦大学EMBA2021级复旦-台大班

陈诚

在上海方舱医院一线抗疫,已经一个月的闭环管理连轴转。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陈爱莲

万丰集团

给隔离学生运送爱心物资,还以自身“大交通”产业的优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为各地救援物资提供航空运输。

复旦大学EMBA校友

熊星明

希杰荣庆物流

紧急调配17辆医药专业运输车辆,并配备专人负责,截至3月26日共计运输新冠抗原试剂盒及其配套物资279万份。

今日闵行
截至目前最大一笔捐赠抵达闵行 100万个医用N95口罩等物资驰援一线#上海闵行#上海疫情(温馨提示:可横屏观看)
视频号

2015秋2班乐军(恒力集团)捐赠100万个医用N95口罩等物资

 

有的同学校友在爱心捐赠,

提供物资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轮疫情中,校友同学驰援,捐款捐物,尽力提供物资保障。

复旦大学EMBA2015秋2班

乐军

恒力集团

捐赠2万套医用防护服、100万个N95医用口罩、2200盒医用手套、2万副医用脚套,以及大米和挂面各1000吨。

复旦大学EMBA2018秋2班

张良

风清生物科技公司

免费支援上海10万元的消毒物资与消毒服务

复旦大学EMBA2019秋3班

王鹏飞

益海嘉里金龙鱼

捐赠米面油产品12497吨

复旦大学EMBA2020级5班

张弛弢

pladis集团

捐赠抗疫物资(万份饼干及巧克力)

复旦大学EMBA2020级5班

吴霖晶

上海岁金集团

捐赠核酸检测试剂、救护车、防疫用品等总计60余万金额对应物资

复旦大学EMBA2021级3班

邓家云

安徽佑开科技有限公司

向红十字协会捐款5万元

复旦大学EMBA2019秋3班

陈义忠

烟台明远

定向援助了福山区隔离点床品防疫物资4000余套,捐赠价值近2万元防疫手套给社区,捐赠价值5万元儿童口罩刚给芝罘区教育局发放给疫区儿童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陈宏  陈晖

 克明食品

截至4月11日,公司已陆续紧急调拨3000吨防疫应急物资驰援上海。

复旦大学EMBA企业家班

王菊

调动各种资源,运送了16吨的物资进入上海宝山

复旦大学EMBA校友

张俊星  王长军

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

发起“徽骆驼”爱心活动,帮助在沪的安徽人

复旦大学EMBA校友

毛方

美团

通过上线社区集单服务、美团社区团餐服务,开通应急帮手服务及科技抗疫等办法,全力以赴保供给。4月9日起美团自动配送车保供车队为复旦师生提供一日三餐的无接触配送服务,每日配送近2000单。

复旦大学EMBA校友

许惊鸿

月星家居

月星集团旗下上海环球港和常州江南环球港双双宣布出台扶持政策,对商户实行专项帮扶。包括购赠新冠肺炎专项保险,赠送线上线下媒体广告资源,减免租金等。

复旦大学EMBA校友

马文胜

新湖期货

向街道捐款捐物,并以天目西路街道商会名义,向所有商会成员单位发出倡议,号召各单位勠力同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严格落实居家办公机制。

复旦大学EMBA校友

林斌

爹地宝贝

第一时间安排公司紧急调配物资运往上海。物资包括老人用的成年纸尿裤、女性卫生用品等。

 

 

2019级秋3班苗东方在社区核酸检测时发现问题,连夜设计研发制作了千余个核酸采样身份证信息录入非接触式手机支架,投入社区检测支持

 

有的同学校友

在一线投身社区管理:

复旦大学EMBA2020级1班同学

针对目前疫情下的社区管理现状,进行了一场线上讨论会,从感染者楼栋的消杀阻断到志愿者组织的搭建管理,从小区信息公开到自我健康管理,涵盖疫情自助的方方面面,整理成文后,分享转发给自己所在街道居委扩散,为上海和全国抗疫尽一份绵薄之力!

复旦大学EMBA2019春3班 戚佳年同学

在整个居委都倒下后,以一己之力,克服了种种困难,重新建立组织起了志愿者队伍,保障小区民生。

复旦大学EMBA2019秋3班苗东方徐力、2020级5班高丙祺、王世强、丁阳,2020级6班王艺盟、李少鹏、张建中、谭正健,2021级1班田力、朱慧、陈勇、陆逸,2021级2班魏萍等等同学都在社区一线做志愿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以上所有表格排名不分先后

像他们一样投身前线工作的复旦EMBA同学比比皆是,我们在这里不能穷尽所有,只能用寥寥片语只图,展示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我们知道,EMBA同学,无论在何处,都闪耀着自己的微光,汇聚照亮黎明。

E同抗疫,责无旁贷。

 

更多EMBA学习

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家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

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以致胜之道育将帅之才

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申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