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王健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从没想过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在35岁时放弃了可以看得见的仕途,只身一人从苏州“下海”来到上海;他说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雄心,做一份正常的工作就很开心,从一名书记员做到审判长,又转型成为一名汽车企业高管;这一路走来有什么秘诀?他说,不过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

王健:成功哪有什么秘诀,
积跬步方能至千里


没有“气场”的总经理
从一名政府公务员到职业经理人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从政府到企业,王健觉得最重要的转型可能就是自己的心态,“最初的大半年,自己心里没底,其实有些恐慌”,“以前当官是朝南坐,现在做企业就要放下身段。”面对一个从未涉足的行业,王健觉得“不懂就多问,错了并不怕”,“你对人真诚又客气,别人也愿意教教你”。后来的几年中,王健有机会频繁接触全球汽车集团,如: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德国大众的管理经验、品牌营销、业务流程等,这些世界500强企业的文化理念深深影响了王健。
除了向身边的人讨教,王健到了上海两个月后就报考了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商学院在中国举办的MBA,正是这两年的苦读,帮助他完成了从一个公务员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型。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王健从一家4S店的总经理做到了拥有众多国内外汽车品牌代理、全国汽车经销商百强集团的总经理,并在2006年参与筹建中国工商联全国汽车经销商商会,担任副会长,为经销商搭建沟通平台。
面对今日取得的成绩,他觉得自己运气很好,搭上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爆发的高潮,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把方向定好,目标定好,脚踏实地去做就好了。”
在王健看来,现代社会很浮躁,但人还是要回到比较淳朴的状态,“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原来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一天一个目标,你第一个目标都还没有完成,为什么要去立第二个目标呢?”王健喜欢爬山,他觉得这就是在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向目标进发;他也去跑马拉松,但不竞速,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跑过目标距离。

因为踏实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步,王健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焦虑的事情,“每天早上都要闹钟才能喊醒我”,王健一边说一边爽朗地笑了起来。
用学习构建事业的新开端

2017年年底,王健已经年过半百,却再次动起了读书的念头。
“我平时其实也经常看书,但比较碎片化,近两年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国家进一步放开了外资汽车投资股份的限制,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同时汽车行业兴起了‘新势力’造车,加剧了原本已经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的竞争。”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王健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知识积累需要再次更新,“很多经验在新的形势面前已经不灵了,传统的经销模式面临挑战。”“缺了什么就去补一补”,一直秉承着这一学习理念的王健成为复旦大学EMBA的一名学生,成为班级里的一名“大哥”。

在复旦EMBA上完4门课,王健说自己受到很大启发,“知道方能致道”、“课堂上讲的很多东西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一直在发生,老师的讲解、同学的讨论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譬如沈伟家老师讲战略管理,我们以前制订战略经常会跟着市场走,但市场一旦发生变化,你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但沈伟家老师告诉我们制订战略目标是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估,学完之后我们再制订战略目标就会考虑得就比较全面,各个维度、边界都会仔细审视。”
王健非常珍惜在复旦求学的机会,虽然工作繁忙,每个月4天的课程却从没有请过一次假,更没有一次迟到早退。听课的时候王健总是坐在教室前面几排,认真记课堂笔记,考试也是一丝不苟认真作答。王健从不缺席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在足球场、篮球场上拼抢,KTV练歌。在他看来,只有秉承“空杯”心态,把自我放空,才能融入同学们中,做一名称职的复旦EMBA学生。
因为王健一直以来将自己的汽车生涯视作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的汽车事业之路可能还会很长,“经过这一轮重整,我相信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只会越来越好。”王健觉得他利用现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为未来的事业构建一个新的开端,“我很乐观,现在已经能看到两三年后,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汽车零售商应当转变为一个汽车服务商,公司平台化、对接生态圈”,而这也将是他迈入汽车行业以来最大的改变,“这也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