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6月的季节。6月11日,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河北、重庆、广东、海南的复旦管院高经30期的学员相约而聚于漓江畔的桂林。这一天,雨一直在下,学员们的微信群一直在响着,“到了”、“到了”,每个同学都在报告着自己的行程,那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小别一月又要见面啦,那是一种渴望的心情,又将展开一门新知识的探索。
未雨绸缪,春风化雨
《商法》是这期的学习课程。我们的学员来自社会各个岗位,工作实践当中常常会遇到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如何学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既是日常工作所需,又是契合当下依法治国、依法建设的具体反应。两天的课程很紧凑,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在商业行为中的10个风险防控要点。樊鹏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围绕着“新”下手,最新的司法解释、最新的修订版本,最新的补充内容。“当然,这些新都是相对老而言”,樊老师补充说。可以说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司法改革还会不断的完善与更新,“最重要的是教与每位学员如何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学习是一种过程,掌握知识的前提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危机处理不如防患未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每次课间休息就是一次学员们的个案大讨论,这种求知若渴的表现从课堂内延续到饭桌上、电梯里、走廊间。除了对法律知识的探索以外,此次移动课堂还有一个企业参观的项目。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连续十二年成为桂林市纳税首户,纳税总额近50亿元,跻身全国啤酒行业纳税六强。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发现其独特的精益项目管理模式使其年产能比同类行业高出两倍,提升的产能优势加之ERP/DRP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以及“燕京+漓泉”的双品牌运作模式,使其具备核心竞争力,产品广西市场占有率高达85%。在前期的课堂上我们已经学过的信息化管理和战略与决策沙盘模拟,今天的实地考察就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每次的相聚,就是一次友谊的深化。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复旦管院高经班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倘佯在知识的海洋,欢聚在友情的集体。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下次的重逢,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再见,桂林。
相约,上海!
高经30期学员: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