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港科、复旦三校辩论交流赛圆满落幕
2018-06-18
6月10日下午,来自浙江大学口才协会、香港科技大学校辩论队和由复旦大学校辩论队与管理学院辩论队组成的萌新队与老年队等总共四支辩论队在复旦管理学院李达三楼806室展开了辩论技艺的切磋。
来自三个优秀高校的辩论队与观众和评委一起共赴这一场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硕博教育中心和演讲与口才协会共同举办的“三校辩论赛”之约,为6月带来了一抹令人期待的色彩。三个小时、两场比赛、四支优秀队伍,唇枪舌战的激情与跨越山海的友情在其中挥洒而出。
第一场比赛的双方是正方的浙江大学口才协会辩论队与反方的复旦校管萌新辩论队,他们就“人工智能会/不会让生活更美好”展开了讨论。“切割”是双方辩论的重要特色。在比赛的进程中,正方与反方都在不同时间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做出探讨,双方一致同意把人工智能分为“近未来”与“远未来”时代。
正方指出,在“远未来”时代,人类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限制人工智能的失控发展,反方则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黑匣子”现象(我们并不知道构成机器学习系统的人造神经元层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和许多科技发展失控的例子对正方进行攻击。正方认为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而反方认为人工智能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可能性无法消除。除此之外,双方也就与我们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的“近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反方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导致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列举了资产阶级圈地运动、东北工业基地倒闭等例子,着重渲染了身处其中的人在失业后的悲惨命运;正方则认为随着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政府会对失业人口发放福利,生产力发展足以满足整体社会的需求。反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后财富将聚集在少数掌权者手中,既得利益者不会与其他人共享财富。另外,因为失去了工作,大多数民众也将失去晋升渠道,他们将一辈子靠他人的施舍而活。
第二场比赛在正方的香港科技大学与反方的复旦校管老年队(研究生队)之间举行,与第一场的宏伟视角不同,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生命的影响成为了双方讨论的焦点。更加微观的视角带来了更贴近现实的讨论。
正方首先强调了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等一系列看似微小实则意义深远的变化,强调了人工智能作用在普通人身上的优势。而反方则表示,大量的事例都证明了人工智能其实并不靠谱,在多方面都存在着潜在的问题,是不足以也不能被直接应用到普通人生活里的,未来也将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隐患。
此次比赛以切磋交流为主,不评定名次,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我们见证了四支队伍的队员们独特的风采与唇枪舌战背后的才华。双方辩手也对这场比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旦大学校辩论队队员、管理学院辩论队成员高雯婕表示:“这次比赛让我们从浙大辩手身上和评委点评上都学习到了很多。辩论不仅需要注意思维上的严谨,也要重视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心设计和平日锻炼。希望未来我们和浙大辩友们都能继续成长,在辩场上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好辩手。”而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辩手为主的“老年队”不仅为比赛认真准备,更是在赛场上发挥出色,得到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附上本次参赛的四支队伍名录,他们分别是:
浙江大学口才协会辩论队--彭婉莹、章奕宁、刘书亦、李思成
香港科技大学辩论队--白宇、黄雪怡、张文轩、孙萌
复旦大学校管萌新队--向怡乔、王琪、高雯婕、贡思嘉
复旦大学校管老年队—李昂、黄帅、宿杰、刘大德
感谢各位的参与,让我们继续相约,期待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