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暨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作客问学讲堂

2015年5月20日下午,以“从亚投行看全球治理和中国选择”为主题的问学讲堂在友邦堂正式开讲。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前G20峰会中方协调人何亚非发表主题演讲,我院院长陆雄文,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我校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参与圆桌讨论。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了本次讲堂。

开场后,杨燕青院长简单介绍了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变化及其和全球治理格局的不协调,阐明参与全球治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陆院长介绍了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以来,管理学院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强调,全球治理和中国参与需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一方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学术和教育领域始终走在中国和世界的前列。陆院长表示,管理专业并不仅仅适用于工商领域,管理专业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为此,管理学院应当以培养国际化领袖人才为使命,更好地支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希望今后在政治领域、商业领域、非政府组织领域乃至外交领域,都能见到管理学院学生的身影。”

何亚非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接下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前G20峰会中方协调人何亚非先生发表了精彩的演说。何亚非介绍,全球治理可以理解为全球规则的制定、监督和执行。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通过国际规则影响国际秩序。目前全球治理的突出特点是从过去的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何亚非指出,2008年和2009年是全球治理转变的两个重要时间点。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西方缔造的国际秩序和体系有着致命的打击,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际经济力量逐渐上升,促使中国在稳定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G20伦敦会议中,中国更是在稳定西方国家经济体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何亚非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中美谈判为例,强调在当下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中国的经济利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和国际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战略是全新的、综合的国际合作模式,也是从全球治理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它们超越了纯粹的区域合作、单纯的经济概念和意识形态。”他表示,以往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中国的资本输出所走的道路必须要按照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思路,走一条新的道路,因此亚投行建设思想的核心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带有合作的意识形态。在何亚非看来,无论是“一路一带”还是亚投行,都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实践。“中国要从一个地区的大国、从全球的大国变为世界的强国,必须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圆桌讨论

随后,到场的几位嘉宾从自身行业的角度和经历介绍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和抉择。上海市银监局局长廖岷指出当下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从新旧多边关系、内外合作关系、南北合作关系等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建议和意见。我校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对比了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手段和方式的区别,指出美国采用战争的方式改变全球秩序,强调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则是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平参与全球治理,主张合作共赢。陆雄文院长从商学院的角度阐释当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方式,提出了对中国参与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听众和嘉宾们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嘉宾们从自身行业角度进行的精彩解答将讲堂推向高潮,本次活动也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