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数字经济中的竞争策略与规制研讨会在我院举行。数十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和学院的师生一起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
本次研讨会聚焦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竞争策略与规制,并向大家呈现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研究” 的支持下,子课题“数字经济反垄断科学监管创新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作为创新和技术的引擎,数字经济快速崛起并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潮流。传统的反垄断理论和法规难以适应这一领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数字经济反垄断政策的理论框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竞争策略与规制理论的探究,可以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会议开始,我院应用经济学系副系主任李玲芳教授主持并开场。本次会议的三个主旨演讲嘉宾分别为香港大学李晋教授、山东大学郑捷教授与墨尔本大学Simon Loertscher教授。会议分为5个Session,每个Session的主席分别为李玲芳教授,贵州大学符通教授,我院古定威副教授、姚志勇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居恒教授。学院陆卓然助理教授、伏啸助理教授、从佳佳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刘赫助理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李佑平教授分别做演讲分享。
李晋教授的报告题目是Optimal Experimentation with Complementary Bandits。研究基于科技企业采用大量控制性实验(或灰度测试)来探究其产品设计是否有效的商业实践,例如为了提升某个网站入口的点击率,尝试增加该入口按钮的大小、改变入口按钮的形态等。问题在于企业应该以何种策略来开展此类实验,何时需要采取多个联合实验(即在一次实验中同时改变多个设计)?李晋教授把联合实验描述为一种“双臂老虎机”(Bandits)机制。当同时存在两个实验时,即使实验之间是独立的,实验的结果存在负相关,产生额外的贝叶斯推断信息,文章由此获得了企业开展联合实验的条件。
陆卓然助理教授报告的文章是Online 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offline investment,文章主要关注数字平台上因为平台抄袭第三方商家(开发商),导致第三方商家不敢投资或投资过低的套牢(Hold-up)问题。区别于以往文献,该文章在动态博弈的框架,通过非正式合约(关系型合约)来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发现非正式合约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促使平台与商家达成最有效的合作模式,即平台考虑未来收益不抄袭商家,而商家持续付出最有效的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平台与商家的合作效率受到商家的线下收益、产品竞争,以及产品折旧率的影响。
刘赫助理教授报告的文章是Digital Platform Compatibility Strategies in Platform Co-opetition。该文章通过一个双寡头模型,研究两个竞争性平台在最大化利润目标情况下的最优兼容性策略,包括不互相兼容、单方面兼容或者双向兼容。该研究发现,平台的最优策略与产品价值在平台对非对称性和兼容成本相关。同时,在保障产品差异性的情况下,兼容性策略不会改变产品在不同平台的定价。该研究发现,兼容性有助于市场的拓展。
伏啸助理教授报告的文章是Recommendation System Design for Live-stream Shopping,文章关注直播带货平台,例如抖音和YouTube上流量推送机制对主播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推送机制设计的决定性因素。文章考虑了一个垄断直播带货平台会综合考虑主播和观众收益来设定流量推送规则。研究发现给定推送规则的倾向性,平台会给予努力投入高的主播更大的流量支持,但是均衡时主播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可能与平台期望主播付出的最优水平不一致,而根据产品偏好特征调整推送规则倾向性,有利于平台缓解这一问题。
Simon Loertscher教授报告的文章是Optimal Hotelling Auctions。这篇文章推导出了在霍特林线两端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卖家的最优机制。在代理人均匀分布于霍特林线的假设下,文章证明了最差的那些代理人类型是使虚拟剩余(Virtual Surplus)最小化的那些临界类型,内生决定于模型得到的分配规则(Allocation Rules)。此外,最优机制可以由鞍点条件(Saddle Condition)描述:最优分配规则使虚拟剩余最大化,而最差的代理人类型在最优分配规则下正最小化虚拟剩余。
李佑平教授报告的文章是The Welfare Effects of Input Price Discrimination Revisited,这篇文章关注的是投入品市场的价格歧视产生的福利效应。李佑平教授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上游垄断供应商与下游寡头厂商的古诺竞争模型,发现只要最终品需求曲线足够凸(convex),并且这种凸性的变化是非递减的,投入品市场的价格歧视可能提升总体福利。文章揭示了投入品价格歧视可能的福利提升路径。
从佳佳副教授报告的文章是Platform dominance and across-market bundling。本文研究了巨头平台企业在主营业务市场的优势地位如何影响其捆绑销售新市场产品的决策,以及捆绑销售对两个市场竞争和福利的影响。从佳佳老师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双边市场和单边市场的平台竞争模型,发现捆绑销售可以产生市场力量的传递,扩张巨头平台企业在新市场的市场势力。当巨头平台企业的主营业务优势较低时,捆绑销售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主营业务市场的势力。但当巨头平台企业的主营业务优势较高时,捆绑销售反而会损害其在主营业务市场的势力。因此,当巨头平台企业在主营业务市场优势很大时,主营业务市场可能的损失使得该企业不愿意进行捆绑销售。换言之,巨头平台企业只有在其主营业务优势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捆绑销售。因为捆绑销售会降低市场竞争,竞争企业也可能会受益,出现多赢的局面。另外,文章还揭示了捆绑销售对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郑捷教授报告的文章是Persuasive Exaggeration in Selling by An Expert。本文章的场景是信任商品的交易,即消费者在购买之前难以知道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通常只能依赖专家的意见。郑捷教授用理论模型刻画了这一交易,在外生给定的价格下,专家希望最大化交易带来的收益,而消费者同时还关心自身的支出,因此和专家产生利益冲突。文章发现,专家夸大事实的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真实状态与商品的价格,当价格较高时,专家过度的夸大反而不利于增加收益。
数字经济中的竞争策略与规制研讨会圆满成功,不仅包括了演讲和研究成果的分享,还汇聚了专家学者们智慧的碰撞和共鸣。大家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他们对数字经济竞争策略与规制的独到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应用经济学系
2023年11月1日
新闻动态
活动讲座
微信头条
招生咨询
媒体视角
瞰见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