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4月21日,金山区顺利举办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活力湾区”建设专题班,来自全区经济战线及国资国企领域等共3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在复旦大学参加了为期十天的脱产培训。
培训紧贴需求实际,坚持量体裁衣,针对学员岗位需求、专业需求、能力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与配比,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各占一半,着力帮助学员拓宽眼界视野、优化知识结构、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经验弱项。培训期间,根据学员需求,及时调整现场教学点,积极组织专家线上答疑,时时处处事事体现培训的深度、温度和热度。
课堂教学集聚了大批领域专家、行业大咖为学员们呈上一顿顿智慧大餐。“一线二线不重要,能上线就是最好的线”“区域经济就是抢跑道经济”“要把小我事,变众人事,变世间事”“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一系列妙语金句,蕴涵智慧火花和深刻哲理,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现场教学通过案例引导、现场体验、情景互动,帮助学员由被动学转向主动思。参观G60科创走廊,学员们认识到发展是“想”出来的;参观苏州工业区,学员们体会到发展是“干”出来的;参观奥威科技公司,学员们感受到发展也是“守”出来的……一次次参观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紧迫感、危机感油然而生!
学员们始终牢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坚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悟,不仅体现在课堂及现场教学与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的热烈互动上,也体现在课后每一次小组讨论的头脑风暴中。学员分三组围绕营商环境、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主题,结合金山发展和工作实际,开展深入研讨,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共谋“活力湾区”新发展。
一组学员 周增
在系统学习中积累了高质量服务“活力湾区”建设的新观点、新思路,在实地考察中增进了深化转型发展的决心和韧性,在交流讨论中了解了条块工作的共通性和包容性,在思考总结中增强了以变应变、敢于创新的意识和活力。
一组学员 彭日峰
培训收获满满:一是专家对形势热点的解读,让我们深切感到“上海湾区”的提出引领金山的未来,进一步坚定了建好“活力湾区”的信念。二是到G60、自贸区等的实地考察,让我们学到了“无中生有”的可能、机制创新的路径、招商引资的办法,进一步拓宽了建好“活力湾区”的思路。三是35名学员来自各个岗位,大家从不同视角热烈研讨、相互启发,进一步凝聚起建好“活力湾区”的力量。
二组学员 陈健
零距离聆听学者专家、业内大咖关于经济形势、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多纬度的精彩分享,系统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促使自己修身立德从而能行稳致远;走进浦东、苏州工业区及明星企业,震撼、感慨、赞叹的同时看到了差距、启发了思路、锚定了目标、找到了路径,“一切围着发展转、一切盯着发展干”的责任感愈发强烈,对“活力湾区”美好未来的信心愈发坚定。
二组学员 邵娟
离开校园十余年,能有机会在百年名校复旦大学聆听专家学者的智慧,感受大学教授的博学,让我倍感珍惜。通过两周学习和参观考察,帮助我们清晰把握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对于如何更好解决“活力湾区”建设中诸如存量盘活、园区招商、科技创新等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组学员 周芳
两周的时间里,课堂讲座或深入浅出或幽默风趣,既启迪了思维又更新了观念。现场教学,从自贸区到G60,从移动产业研究院到通用汽车制造,在大开眼界的同时,更是给出了未来的指引。相信这段宝贵的“充电”时间,将指引我们扑下身子更好地建设“活力湾区”。
三组学员 段学文
学习收获颇丰,我们学到了新知识、get了新方法、启迪了新思维、开拓了新眼界,为我们提高站位拓宽眼界,更好的把握产业更新和行业更替的规律、探索工业园区的转型开发及C6地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来源:金组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