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学审问开拓视野 慎思明辨笃行致远

2024-05-09
       
      在嘉兴经开区民生事业部教研指导中心精心组织下,让我能有幸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开展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培训。此次复旦大学研修之旅,我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让我有了知识的更新和丰富,更重要的是让我受到了理念的冲击和自我的感悟。
      一、拓宽学术视野 深化学科研究
      本次培训授课教师阵容强大,个个儒雅健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地授课方式,生动的案例,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学员。从周彬教授的《双减背景下学科高质量教学的路径选择》到程红兵校长《面向未来的课程教学》,从刘钢副院长《基础教育,直面数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到戴伟辉教授《大数据思维与创新教育模式》,从左超副教授《新时代师生关系研究》到郑召利教授的《教育管理者的哲学素养》这一系列讲座。让我完全是跳脱出学前教育的跨界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重新思考和审视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二、提高自身能力 转变思维方式
      这一周的学习,大量信息的输入,让我能够清晰认识到埋头苦干的同时,更需要抬头仰望。每一个教师都是创新的主角,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开展幼儿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把自己对教育和对孩子们的热爱融入到日常的每一天。与此同时,让我在教育工作中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1.教师对专业深度思考的终身追求
通过培训再看《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保育教育评估指南》更能透彻的帮助我们对当下的学前教育,当下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以及给予准确适宜的支持和陪伴。幼儿教育是真实、活性的学习,需要教师建构实践能吸引幼儿的有价值的课程,不断拓宽幼儿的思维,呵护幼儿想象力,激活幼儿创新潜能,是其对教育的始终追求。
      2.教师有豁达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知道并且秉持良好的人生态度。真正的“豁达、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一位教师在平凡岗位上的点滴行动是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层善于挖掘教师中的优秀故事,让故事走进每一位教师的心里。教师正确的三观、发自内心地热爱陪伴孩子,创设积极、正向的支持情境,探索思维地引导孩子开展学习、游戏。成为一名脚踏实地的幼儿教师。
      3.教师具备适应与识变的学习精神
      这几天的大数据思维,数字分身技术、数字生命等让我很震惊,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基于儿童立场,培育幼儿数据素养,做好幼儿安全屏障同时融入情感特质,去努力尝试实现儿童与数智技术的和谐共生。就像达尔文说过的那样,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个最强壮的,从来都是最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那一个。所以幼儿教育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才能努力培养面向不确定未来的积极创造者。为此,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给孩子们传递开放的姿态,使我们更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幼儿教师,过更好的生活。

Copyright-2019,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保留所有版权 沪ICP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