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

再续管院岁月 2016级复旦-港大IMBA项目学生 蒋之晨

新闻时间:2016-10-28 13:55:00
说自己
2001年,我进入复旦管理学院,开始了大学生活。十五年后,我选择重返这个熟悉的地方。
上海的郊区,有一个盛产水蜜桃的地方,南汇。从小,我吃着家乡甜甜的水果长大,那儿的人们勤劳、淳朴热情、友善。不同于繁华的上海滩,南汇给我一种家的感觉,朴实无华,但温暖熨帖。
我的父母都是当地十分普通的职员,他们从未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从小父母一直在学业方面对我严格要求,期望我将来能通过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书包翻身”,在我的家乡,对于很多家境普通、没有人脉等其他资源的家庭而言,这是最为实际甚至几乎是唯一的奋斗目标。
现在回过头看,虽然我的童年生活可能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丰富多彩,但我还是很感激父母一直以来对我的严厉要求。正是在他们的不断鞭策与激励下,我才有幸在高考时从非常普通的南汇中学考进了复旦大学,完成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第一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
在复旦管院求学的四年,除了汲取知识,最大的收获是那段痛并成长的经历对自己的历练。
复旦这样的顶尖学府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在这里天才辈出,牛人林立。对于我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而言,想在如此的环境中生存所需要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在自己曾经以为擅长的每一个领域,都会有其他同学做的远比我更加出色。在我当年的班级里面就有这样的一群学霸:他们在大学四年所有的课程能全部拿A,最终以GPA 4.0的完美成绩毕业。对这些学霸而言,一切都似乎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吹灰之力。当我还在研究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的时候,他们已经能轻松解答复杂的微积分方程;而当我还在努力记忆C语言关键字的时候,他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C语音编程制作软件甚至游戏。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不仅仅在是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同时他们也是学生会的骨干、文艺积极分子、以及体育特长生等。面对如此的全方面碾压,当时的我也曾一度感到痛苦不堪。
然而多年以后,当我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再回过头看这段经历,才真正体会到大学四年的历练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提升。只有身处强手如林的环境,你才会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挑战个人的极限,才会去付出百分之百,百分之一百二,甚至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去追近与他人的差距。即使最终仍无法企及那些天才与牛人的高度,但正是在这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复旦给了我一个很广阔的平台,这是最大的收获,在这个平台上,世界一下子被打开。在痛苦的锤炼中,我奋力追赶,不断超越自我。
除此以外,复旦也给了我很多甜蜜的回忆,我的太太就是当年我的同班同学。那时的我们经常相约一起去图书馆自习,一开始的目的也的确只是为了纯粹的学习讨论。慢慢的,在这种帮忙占座与共同刷题中逐渐培养出了互相之间的好感。这种日久生情的情愫虽然并不惊心动魄,但也很美好。共同从复旦毕业之后,我和太太在2008年组建了家庭。2011年女儿诞生,从此人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2005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汇丰银行的管理培训生项目,从2005年至今,在汇丰供职11年,如今担任零售银行及财务管理业务部的首席数据官的职务。
之所以选择回学校进一步进修,是因为外资银行这些年来的发展速度呈明显的放缓趋势,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也开始不再具备优势。同时,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和FinTech的崛起给整个商业银行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里面既有行业的大趋势,也有公司在不同市场和发展阶段所遇到的瓶颈和挑战。回来学习先进的理论,其实并非想着加薪或者跳槽。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当我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面临要做出一些影响公司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时,我可以结合所学做出合理的、理智的、有意义的决定。
至于为什么选择复旦——港大项目,我想还是源于母校情结。我从复旦管院毕业,在大三那年,我也有幸以交换生的身份在香港大学交流学习过一学期。当时,我们系只有这一个交流的名额,我幸运地争取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本身就是两所学校的校友。在有了读MBA继续深造这个念头以后,我根本没有关注任何其他中欧、交大的项目,而是直接到复旦管院的网站上寻找。按照自身条件,我会优先选择在职攻读,正好看到有港大的项目,我马上就决定了。我当时想,“这个肯定就是我的选择”。我是这两所学校的学子,因此抱着很深的感情来选复旦——港大项目。
 
 
问自己
1、 请一句话形容你的家乡。
上海不是“金融中心”的繁华,而是自己的家。
 
2、 你是什么星座的?觉得自己最符合这个星座的特点是什么?最不符合这个星座的特点是什么?
双子座。不是很了解星座。
 
3、 你最擅长的一件事?
特别有计划性,计划到有强迫症的地步。
 
4、 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爱在三部曲。大段的对话,但是很有意思。
 
5、 你最喜欢的食物?
爷爷奶奶做的肉炖蛋。
 
6、 最喜欢哪个国家,为什么?
日本。很安静也很干净。
 
7、 对复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这里有很多关心生活之上的人,大家很热血。
 
8、 最喜欢复旦哪个角落?
老校门、相辉堂前的草坪。
 
9、 用一个词形容复旦管院?
有钱,有活力。
 
10、不考虑时间和金钱,最想做什么?
赛车手。
 
11、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陪伴孩子的成长,经营好家庭。
 
12、第一个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
成为一个像军师一样的人。
 
13、用一句话形容自己?
很有原则,不那么自信,有点敏感。
 
在复旦
我最欣赏教我们数学分析的李元熹老师。这是最难的一门课,除了少数很牛的同学以外,我们绝大多数都像听天书一样。他每天来上课的时候,都拎那种布包,穿一双黑色布鞋,拿一个水壶自己泡一杯水,然后娓娓道来,给人感觉就是——仙风鹤骨,精神矍铄。复旦这种老师很多,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复旦能有这么厉害的老师,他们就希望把他知道的知识传授给你们。 
 
 
在世界
我基本走遍了日本,最高记录是一年去了4次。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是日本的枫叶季。枫叶季的京都,真的是非常美。日本给人的感觉,真的很有礼貌,很干净,人其实也很友善的。我觉得日本真的很适合度假,也很适合和家人一起去,前段时间我带我父母去了一次美国,他们到那边,前半段可能还好,后半段可能各种找中餐厅,然后吃不惯,情愿回家自己泡面,但在日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食物吃得又很好,住得也很舒适,风景很漂亮,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