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North together, Happy Graduation 2025
春风化雨四十载,
领变未来启新程。
6月21日下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
2233名毕业生身着毕业礼袍,
光荣接过毕业证书。
毕业生和亲友坐满整个正大体育馆,
近200万人次云端同庆,
一起分享这荣耀与幸福的时刻。
其中,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
共有81名2025届毕业生完成学业。



项目入场代表:Volkan Kocyigit(土耳其)
英国泽迪雅克海运有限公司 China Projects and Drydock Coordinator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2025届毕业生

拨穗铭志,梦想由此启航

孙一民副院长主持毕业典礼。40余位来自复旦大学及合作院校的主礼团嘉宾出席典礼,见证同学们的成长里程碑时刻。


Heidi Wiig教授作为主礼团嘉宾出席典礼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外方学术副院长
Prof. Heidi Wiig, Academic Dean, BI-Fudan MBA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马余刚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等为毕业生拨穗,并授予毕业证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马余刚教授为毕业生拨穗

陆雄文院长为毕业生拨穗






马余刚院士在致辞中殷切寄语全体毕业生并送上祝福。

马余刚院士表示,今年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管理学院也迎来恢复建院40周年。四十年风雨兼程,复旦管院始终坚持“开智求真,拓新领变”,依托国际化平台,一流师资和前沿视野,开拓管理新知,服务社会发展。希望同学们不论未来身在何处,无论走向何方,都能铭记复旦校训,保持开放的胸怀,严谨的求知,坚守诚信,勇担责任,始终把个人奋斗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愿同学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和期许,无论顺境逆境,皆能以感恩之心、坚韧之志、创新之行,铸就人生新的高度。

超越自我,领变时代浪潮

临别之际,作为管院人的“大家长”,陆雄文院长向全体毕业生送上寄语,在同学们奔赴人生下一站时,将殷切嘱托与希冀化为临别前的最后一堂“毕业大课”。

陆院长指出,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们绝大多数要走上管理实践的道路。是否优秀不以在学校期间考取的分数所定义,而是以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实践成就所定义。他以爱因斯坦的名言“一旦你停止学习,你就停止了生命”鼓励广大毕业生,要在未来的社会学程中成为“学霸”,不仅要把管理学院已经学习的知识运用好,而且要有更强的目标感、自驱力,以更大的热情去学以致用,进一步去学习新知、探索未知,知行合一,成就理想。
陆院长鼓励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成为“More than Best,Best Plus”,成为超越自我、拓新领变的时代先锋。“今后你们的灿烂前程必将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光辉历程交相辉映、照耀世界。寄希望于你们!祝福你们!”
(陆院长演讲全文将后续推送,敬请关注)

誓言记于心,一生管院人

百年复旦,领秀天南;思想自由,惟学至尊。
文伦兼备,博学笃志;才识双全,切问近思。
兴我邦国,爱吾复旦;荣耀既始,再上征程。
在此庄严宣誓,我们将以奋斗为名,以信念为旗。
不负所学,不惧风雨,责任如山,使命在心。


项目宣誓代表:
杨鹤俊
安德里茨舒勒锻压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销售经理/液压事业部负责人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2025届毕业生
陈大伟
李尔汽车部件(济宁)有限公司 工厂总经理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2025届毕业生
复旦管院校友菁音合唱团、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共同唱响《你鼓舞了我》,唱出对母校最真挚的爱,也唱出对未来最热烈的期许。

“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毕业典礼尾声,全体毕业生唱响复旦大学校歌。让我们向着荣耀,再上征程!

“人来人往今日已告别从前
你的名字旦复旦兮温暖在心间
千锤百炼岁月都化作信念
你的明天星光灿烂荣耀在人间
千里万里不管走得多远
你的名字旦复旦兮
今生永相伴”
在《今生永相伴》的悠扬歌声中,
复旦管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圆满落幕。








追逐梦想的路上
每一步都是光芒
愿每一位毕业生
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翱翔












万丈星河
因你而灿烂



毕业生说
陈诚
思拓凡(丹纳赫下属企业)大区销售总监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2025届毕业生

Q:
你在2024年的时候代表学院参加在欧洲举行的首届“柏林全球对话(Berlin Global Dialogue)”论坛,这段经历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A: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高层次的全球论坛,能够与各国政要、商业领袖和学界专家围绕地缘政治、经济发展、低碳环保等话题近距离展开对话,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紧张激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搭建了一个全球化的学习平台。正是学院和项目提供的“世界之窗”,让我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全球规模的高层次论坛,并有幸与各国各行业的领军者们进行对话。
Q:
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的学习是否已经让你“Find Your True North”?
A:
我记得最初选择就读MBA的一个原因,是想找回真正热爱的事情。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也的确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我目前在医药行业的外企工作。曾经我在岗位上更多的是把国外先进技术带进中国。但这两年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切换视角。在“柏林全球对话”论坛中,我发现当前全球热议的话题都与中国高度相关,比如新能源技术等。这些观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所处的行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中国的技术也能够走向全球。
一方面是外企不断的本土化深耕,另一方面是本土公司的国际化发展,相信我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学习到的管理知识和跨文化管理技能,能够帮助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王正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策略洞见与分析负责人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2025届毕业生

Q:
能否分享你在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A:
在决定报考MBA之前,我在职业发展上遇到了一些瓶颈,于是最初是从职业发展角度考虑,希望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空杯”的心态非常重要,去接受一些未知,于是我也得到了超出预期的收获。期间,不光是商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跨出原本的局限,收获跨文化的视野。
Q:
项目的课程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A:
我们项目的许多课程中会融入ESG的概念。大部分人会觉得这个概念很抽象。但我们最近一次到BI挪威商学院的课程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是如何把ESG真正融入到日常。这种体会在课堂中是学不到的,你必须走到那里,才能真实感受到。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才能切身的获得真实的体验和启发。所以我认为“全球化”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
此外,《领导力》课程让我收获非常大。授课教授不仅帮助我们分析每个人的性格色彩,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该如何去沟通,同时为我们细致地分析如何在跨文化沟通中提升领导力,非常有温度,且实用。
永远向前,
永远向上!
一起Go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