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第三讲报道
——黄丽华教授主题课程“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连锁经营模式分析”侧记

2007年04月24日
4月20日晚上六点半,复旦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第三讲之“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连锁经营模式分析”在李达三楼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与同学们的有效互动,黄丽华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在信息化年代连锁经营模式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首先,黄教授定义了什么叫连锁经营,其特征是什么?连锁经营作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经营模式和理念,存在有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一定形式下的联合体,有着专业化分工,集中化的管理使商业活动简单化,获得规模效益等特征。主要有三种形式:直营经营、特许经营连锁和自由连锁。其管理总部通过物、信息和费用三个链条与经营单位、顾客和供应商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来确保经营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连锁经营的理念,黄教授以7-11日本公司作为随堂的案例,通过对该公司的背景介绍,其在日本乃至全球的扩张进程,1999~2003年的财务分析以及该公司基本的商业模式和零售商业中供需链建立使同学们对连锁经营进一步了解。黄教授还通过互动的方式阐明了7-11日本公司的成功秘诀。那就是: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对需求的准确预测,良好的客户关系,优秀的品牌以及标准化、信息化灵活多变的运作系统并对其不断优化。
 
在随后的环节中,黄教授围绕7-11日本公司案例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信息共享,使商铺能准确提供订单,使物流部门能及时高效地输送新鲜的食物等;如何建立强大的特许经营的机制来促使旗下中小型的商铺得以蓬勃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零售商业中巨大的推动和整合作用等。分析过程中,黄教授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调查成果报告,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丰满,案例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对连锁经营的未来方向黄教授也做出了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RFID技术、电子商务,移动信息等技术的加入将会使连锁经营在发展的同时更加强化其信息商业的特性,促进整个经营商业模式的整合。
黄丽华教授在课程中使用了具有很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分析精辟深入,视角具有独到之处,尤其通过互动使同学们融入到案例中,使同学们从聆听者变为参与者,激发了更多的热情和思想交流的欲望。这样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MBA教学的精髓,通过思想的碰撞来产生智慧的光芒。在提问和回答的环节,黄丽华教授认真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表示课后大家可以继续交流想法的意愿。最后,课程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特约撰稿:06MBA潘太生)
 
 
          MBA项目
2007年4月24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