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利用Study Trip给实习打前站

2007年06月27日
来源于:新京报  2007-6-25
记   者:缪晨霞
  

                     与实习不同的是,Study Trip更注重群体与企业的对接,
                     构建各种想法交流的平台。图/IC
 
7月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MBA学生将开始他们上海、苏州两地的学习之旅(Study Trip),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深入选定的几家上海外企和苏州私营企业之中,做一系列的访问和调查。
 
Study Trip是弥补MBA课堂案例不足的方法之一,一般选在寒假和暑期,由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牵头、由MBA学生自己策划组织。与国外偏向文化交流的Overseas Study Trip相比,国内商学院更倾向于选择企业,进行行业性研究。因此,暑期实习前的Study Trip无疑是学生提前与企业沟通的绝佳载体,如何有效地搭建、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是他们正式实习前所需考虑的问题。
 
准备过程锻炼资源整合力
 
复旦MBA项目助理主任戴宁红认为,MBA学员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整合资源,而Study Trip的整个准备过程恰恰可以锻炼学生对不同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能力。首先,确定合适的行业、企业、调查的切入点就需要负责组织的MBA学生彼此之间能够很好地沟通和交流,并利用自己已有的人脉关系或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资源定向寻找相关企业。其次,在对相关企业的资料进行前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日程安排是否合理、调查研究形式是否恰当、企业深度访谈人物的选定是否合适等都将考验学生作为领导者的分析、判断能力。
 
此外,与单兵作战的实习不同,Study Trip是群体与企业的对接,对于平时不集中授课的MBA学生来说,这种活动的本身就是同学之间培养凝聚力,积累人脉的好机会。
 
有的Study Trip会变成项目合作
 
在外人眼中,暑期实习对MBA来说并不困难,而实际上,能够碰到心仪的机会也并非易事。有的企业没有招人需求,有的企业出于商业安全考虑不要实习生,而咨询公司、投行等一般都是项目制,中间进入很难上手……而Study Trip则能提供给学生大面积了解行业的机会。因此,短期Study Trip无疑可以帮助学员先行建立与企业沟通的平台。
 
在Study Trip中,企业的选择本身就与学生以后的兴趣及发展方向相关。与普通的公司拜访不同,这种带着任务和目标切入点去的学习之旅让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与相关的公司高层交流,了解实际企业的运作,熟悉相关的行业知识。在有些情况下,初期的访谈了解会转化成后期的项目合作,学生将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MBA副主任谢绮红介绍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为节省聘请咨询公司的巨额咨询费,更乐意提供实际的case,在Study Trip时邀请学生组建团队帮助解决问题,这实际上已经演变为项目合作。
 
■ 观点陈述
 
学员 选择企业时要明确自己要什么
 
●黄绮绮,美籍华人,清华大学国际MBA在读学生
 
在Study Trip中,选定企业时的目标设定要很明确,对自己想要什么,企业能提供什么都得有清楚的概念。比如说这次7月份选择上海外企做Study Trip,是因为作为外国留学生,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想进入外企工作,所以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跨国企业的实际经营运作和本地化战略。而且在Study Trip这个本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混合的群体活动里,同学之间的想法更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企业 甄选和招募潜在的员工
 
●裘淑慧,集团人才资源总监,奥美北京
 
与在校学生的交流中,企业参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广告行业运作的特点。这类参观活动不仅为奥美创造了分享经验的机会,更为来访学生搭建了一个与业界资深精英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同时,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对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公司进行甄选和招募潜在的员工。
 
异议 Study Trip难以兼顾深度
 
●徐国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市场经理
 
Study Trip 与实习是不同纬度的过程,1-2个月的实习是MBA学生对企业深层次的掌控,而短则2-3天,最长也不过六七天的Study Trip受时间限制,深度难以兼顾,有些浅尝辄止。我觉得,Study Trip不在于能够对企业有多少了解,也难讲有多大的帮助,更多的可能是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