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成长极限 成就百年基业

2008年03月24日

嘉宾链接:
  芮明杰教授,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系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理事,IFSAM(世界管理学会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代企业竞争的“冰山”:在价格、服务、渠道、质量等竞争的背后,是市场地位、产业先见,特别是核心能力的更深层次的竞争。
  管理大师汉迪说过,“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同样,使你达到现在位置的东西不会使你持续保持现在的位置。持续地按一种路径“追求卓越”也只能让你平庸。
  每个企业都有生存危机,培养长寿企业,就要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在企业蒸蒸日上之际考虑转型,选择有前瞻性的市场。


  2008年3月17日上午阳光灿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友邦堂内嘉宾满座,一派春意融融的景象,MBA项目的首次“聚劲周”活动正在这里拉开帷幕。简短的启动仪式后,风度翩翩的芮明杰教授走上讲台,为在座的近百位MBA同学做了题为《现代企业成长极限与突破》的演讲。
  在芮教授的报告中,既有《基业常青》和《蓝海战略》的智慧,也有他个人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丰富研究成果,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担任独立董事的感慨与无奈。芮教授的远见卓识和深入浅出给MBA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第一周的“知行篇”开篇赢得了满堂彩。
  芮教授的报告先以宏观的视野概括了当代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然后又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通常企业经历的成长周期,最后再用具体案例和系统模型解释应该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完成新旧成长曲线的交替。
  生存危机部分芮教授认为无论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还是国内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生存危机。他重点讲了知识经济的挑战、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方式和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产业升级的必然性。他指出,人民币缓慢多次的升值,容易给境外投资者造成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从而无法有效阻止热钱的进入;但客观上有助于一些低利润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完成经营转变,平稳度过出口减少与信贷紧缩并存的困难时期。因此从总体看还是利大于弊。
  成长周期部分,芮教授通过“限制节约越阶”指出中国企业普遍依赖低成本的增长方式,但降低成本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时代,只有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才能保证企业永远领先。他还分析了企业在诞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三大常见病:不健全的商业模式、脆弱的资金链和小富即安的想法使很多中国企业还没步入衰退期和复杂期就直接死亡。
  最精彩的曲线交替部分,芮教授提醒大家不要等要业绩下滑才想到要去突破成长极限。在旧业务衰退的困境中,企业已失去了创造新业务的从容和自信;然而很多企业又缺乏在旧业务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变革的远见和决心,失去了企业突破成长极限的最佳时机。
  11点45分,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芮教授衷心祝愿中国的企业在未来能够“健康长寿”,也勉励年轻的经理人和企业家们共同经营好中国的企业,不断的变革创新和自我超越,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为增进社会福利和持续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特约撰稿: 07IMBA 张恩俊)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