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博览会】 揭秘三体世界 想象外星文明——“地外文明与外星生命的探索”主题分享

2013年06月05日

你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吗?他们在哪儿呢?他们长什么样子呢?他们是否聪明呢?他们由什么构成呢?寻找他们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探索地球之外的世界,追寻人类未知的领域,挑战思维想象的极限,61日晚上,管理学院史带楼601教室,来自复旦MBA20122班的金旭与20123班的范萍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地外文明与外星生命”的话题。

在原本的刻板印象中,就读MBA的同学多半只关注社会经济,缺乏想象宇宙的浪漫与探索生命的哲思,然而,这一场讲座成功颠覆了这一预期,在金旭和范萍分享自己对外星生命研究心得时,同学们不停地发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座结束之后,还兴致勃勃地与主讲同学探讨科幻想象话题,直到保洁人员清理教室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范萍同学主要和大家分享了她科幻小说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就职IBM的她,从小对科学幻想有浓厚的兴趣,读书的时候就大量阅读过中外科幻名家的作品,尤其喜欢刘慈欣的作品,是不折不扣的“三体”迷。为这场讲座,她精心制作了PPT,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有机组合,为大家展示了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中的世界。细心的她还为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寻找了现实中类似人物的照片,希望大家能对书中的故事有更加感性的了解。

三体原本是一个天体力学名词,指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太阳系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然而,就是这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却无法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它的运动规律是人类现有最快的千万亿次级的计算机也无法计算的。 而在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中,三体指的是一种在半人马座三星(即半人马座α星,这是一颗三合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生存的三体人及其三体文明,整个小说讲述了在宇宙中三体文明入侵地球,人类对自身文明的防守保卫战的故事。

智子入侵意味着什么?面壁人与破壁人的战争如何展开?面对三体文敏,人类该如何突围?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什么叫做宇宙社会学?从三体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现实隐喻?科幻与现实究竟差多远?范萍精彩细致的演讲引领着同学们一路讨论与思考,读过《三体》的同学纷纷抒发感言,没有读过的同学也都说要回去看看,不能错过如此精彩的小说。

随后金旭的演讲,开始讨论更加实际的问题——撇开科幻不提,现实中地球真的是唯一的生命家园吗?外星生命是否存在?我们人类能否又是否应该探寻他们?

金旭的演讲挑战了我们惯常对外星生命“类人”的想象。他引导在场的同学一同发散想象,想象外星生命可能只是绿色的粘液,也可能只是纯粹的气体或者光波,也可能是更高等的生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所有这些不过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他们形态可能会非常奇怪,我们甚至无法认出他们是生物,有些生命可能居住在恒星上,有些外星生命可能很短暂,生死只是一瞬之间。

对于太阳系内生命的探索,人类其实很早就开始了,金星、火星、木星这样的近邻,我们在不远的将来都可以实地寻访,而在金旭看来,人类是时候将眼光放到更远的银河系乃至更广阔的的宇宙空间,更加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去寻访和思考地外文明。同时,金旭也提出了人类是否应该寻求外星文明的担忧,宇宙的资源很可能是有限的,人类自己就是殖民性很强的物种,如果外星人真的造访地球,其结果很可能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那样,对于原住民来说是一场灾难。

然而,遨游宇宙,幻想生命,体会想象力的无尽释放终究是一件无限愉悦的事情,也是宇宙给人类生命最大的恩赐。这场关于外星生命的主题讲座与讨论虽然暂告段落,但是它所带来的思考一直在持续,也会伴随着MBA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一直持续下去。

 

复旦大学MBA项目

2013年6月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