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国MBA教育网2006-6-10
格调高雅 热烈简朴

庆祝活动揭幕仪式

出席仪式的来宾
2006年6月10日,天高气爽,微风宜人。史带楼友邦堂高朋满座,智者云集,麻省理工学院--复旦大学管理教育合作1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杰出校友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老师代表、复旦--MIT合作项目的校友、在校生等近200人参加了仪式。笔者作为中国MBA领域专业媒体代表出席了庆典仪式,近距离感受了这个项目展示的有形成就,更体会到这个项目与众不同的内在原因。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祖康教授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曾璟璇做主题演讲
一走进管理学院没有看见庆典仪式司空见惯的密布条幅,巨型拱门,多彩的背景板,只有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只有众多VIP级别来宾的深深期待,只有校友代表和学生的踌躇满志。

会场

会场

精彩一瞬
进入友邦堂不见文件袋,不见记录本,只有会议日程表,只有小瓶矿泉水,即方便周到又避免浪费。作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复旦与MIT斯隆管理学院合作10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感谢MIT斯隆管理学院对于中国管理教育的巨大贡献,并促进双方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庆典仪式完全可以组织的隆重辉煌,而在这里却洋溢着一股新风。不由想到前一天晚上看到的德国世界杯开幕式,民族风情浓郁,德意志精神毕现。二者性质不同,但举办庆典的内在精神却如出一辙——格调高雅,热烈简朴。由此可见,倡导教育国际化的复旦在学习中不仅学到课程体系,培训了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收获了两座建筑,培育了476名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内在素质的积累更深入到了西式管理思维的神髓。重实际,轻形式。庆典仪式的简约,才使来宾精力集中于内容,内容才变得更加重要,给人更多地思考空间。一个庆典内容的凝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学生收获最大的。如果反过来,在形式上花费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势必影响内容的准备,长此以往,结果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又有谁会来呢?

热情接待

携手共进
凡事从实际出发,重内容,重实效,影响力的积累就会似慢火煲汤,时间越久,味道越足。这才是以教授学生思维方式养成为己任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流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