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数十位管理学院院长反对调整管理学

2006年08月31日
来源于:《东方早报》2006-08-20
记   者: 韩晓蓉 
 
“2006年复旦管理科学国际论坛”昨天下午举行了两场圆桌会议,分别是“管理学院院长圆桌会议”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圆桌会议”。其中“管理学院院长圆桌会议”较引人关注,数十位国内各大高校管理学院的院长们坐在了一起,商讨中国管理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门类被撤销生存有问题”
 
圆桌会议刚开始,福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陈国宏就向在座的所有管理学院的院长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办给各学校发来了一份关于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对于管理学等学科的调整相当大,要把管理学门类撤销,共同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小门类,我们的学科发展遇到了这样不利的环境,还怎么可持续发展下去?”
 
管理学院院长圆桌会议主持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尤建新教授马上回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计划,原先的12个学科门类将成为7个,管理学门类被撤销,生存都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确谈不上了。”
 
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关于调整大学专业目录的消息就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部分大学校长对于撤销管理学科持赞成态度,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就表示:“本科生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必要的阅历,是不适合从事管理专业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在昨天的论坛上发言
早报记者 张栋
 
“物流成一级学科这简直就是笑话”
 
“老实说,有些校长根本不了解管理,讲出这些话来简直是误国。”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表示,“我们国家太需要管理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管理问题不解决是要吃亏的。”汪应洛院士建议院长们要为保护管理学的发展据理力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冲锋认为,此次学位办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征求意见,将物流专业调整成了一级学科,“这简直是笑话,虽然近几年物流是很热,市场也欢迎,但是不能单纯为了迎合市场而随意修改学科设置。”这一观点得到了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段万春教授的赞同:“在国外,物流也只是一门课。中国的物流都是人为炒热的。”
 
另据与会的院长们介绍,目前国务院学位办正委托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学科目录调整的征求意见工作,国内管理学院院长表示,他们会坚决地反对国务院学位办撤销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举动,力挺中国管理学科与社会、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
 
链接
管理学界的弊端是“三多三少”
 
在昨天的“2006年复旦管理科学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源张建议减轻大学教授们的负担,重新建立评价体系,业绩考核不要单纯考核论文,而要重实务,讲实效,如果是计算机研究的,就让他们开发出芯片,成功了就达到考核目标。
 
刘源张还表示,中国管理学界的弊端是“三多三少”:虚拟多、实务少;复杂多、简单少;抄袭多、创新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的管理学发展才有希望,教授英年早逝的状况才会得到根本改变。南京河海大学商学院院长张阳也表示,现在考核大学教师,必须要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在校内,讲课还要让学生打分,老师们都疲于奔命。
 
国内的管理学院院长们很无奈,他们表示,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考核标准方面他们没有话语权。
 
“管理学院改名商学院是开倒车”
 
在国内不少人要求把管理学院改名叫商学院,对此,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院士昨天表示,他不赞成这种改名行为。
 
“我也不赞成,其实在欧洲和美国等管理教育发达的国家,现在都在回归,纷纷把商学院这一名称改成管理学院,因为商学院的含义比起管理学院狭窄太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尤建新说。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梅强表示,把国外的“Business School”翻译成“商学院”是对国外情况的一种误读,Business并不只表示商业,在欧美国家,Business是一个大的行业。
 
与会的管理学院院长们都认为,把管理学院改名商学院是开历史倒车。只有顺应全球经济、社会和自然复杂变化环境,把管理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前沿与中国的应用实践相结合,中国的管理学院才可以成为今后全世界管理学院的范本。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