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知性之旅——“Open Day”活动金秋再次登场

2006年10月30日
来源于:对外联络与合作办公室 2006-10-28
 
10月28日,“缘聚管院,圆梦复旦”系列活动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园开放日”活动再次隆重登场,这是本年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的第二次“Open Day”活动,体验精彩一天,感受名校氛围,“Open Day”已经成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卓有特色的一项活动,这让众多有志来此学习的工商业青年精英们有机会在管院相聚,在复旦圆梦。如今,“Open Day”活动在社会上知名度不断提升,本次网上报名人数突破600人上限,活动当天有500多人参加,讲座爆满,气氛热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的胡君辰做了主题演讲“卓越经理人的成功之道”。胡君辰教授阐述了“经理人”和“企业家”的定义,以及如何成为卓越的经理人。他强调,要成为卓越经理人必须具备3大能力,即技术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成为卓越经理人的秘密在于“要成为第5级经理人”,经理人分为5级:从优秀经理人到卓越经理人,其中1级最低,5级最高,只有第5级经理人才能使企业从优秀跨越到卓越。胡教授的讲座声情并茂,调动现场听众的参与,一起来体验如何冶炼自己的心智,并成为卓越的经理人。
 
上午的校友讲座让参与者兴奋不已,两场讲座各有千秋,大家有幸一睹台湾著名的投资理财专家和上海本土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风采。一个讲理财投资,一个讲职业发展,对于年轻的企业管理者们来说,实用而富于指导意义。
 
作为复旦大学EMBA校友的曾志尧是台湾的资深银行零售业营销规划专家,如今是普华管理顾问咨询有限公司执行长,他在外资金融机构任职多年,对国际及台湾管理行业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曾先生的演讲非常具有煽动力,他说,要趁年轻的时候积累财富,并且面授机宜,告诉大家到底该如何从投资理财的过程中积累真正落袋的财富,他列出了“理财致富的七大关键”,即分别成长与“泡沫”的差异、确定市场位置、参考机构报告、解读市场信息、不能轻信阿里巴巴的天方夜谭、不能被媒体冲昏头、人脉=钱脉。
 
朱黎是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的校友,目前是海康人寿保险,高级助理副总经理,她的演讲主题是“职业发展之路的成功启航”,她本人在联合利华工作长达12年,在人力资源部门做了8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演讲中,她以切身体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厚经验讲述了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职业发展与规划的主人。钱是重要的,但不要只以收入的多少来选择工作,唯有有机地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现实的充分把握相结合,才能成就成功的职业生涯。
 
根据上次的调查问卷,本次“Open Day”活动做了改进,时间紧凑,内容详实,组织有序,演讲主题更加吸引人。与往常一样,下午安排了两场复旦大学名师的讲座。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对于企业文化卓有研究,他的讲演“当代中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让参与者对企业文化有了宏观的认识,对当今企业文化竞争的格局有了纵观的了解。他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开始,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四本重要著作及其主要观点以及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最后提出如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形象。
 
石源华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讲座在复旦大学校园里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他主讲“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的十大变化”,以知性的语言阐述新时期中国外交届的历史烟云,形象而通俗,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人文复旦讲座让“Open Day”的参与者体会到了身在具有百年历史、人文荟萃的知名学府里攻读MBA学位所获得的巨大附加值。
 
“Open Day”对于潜在学员的吸引和指导程度不可忽视。活动当天许多MBA在读学员来到现场与参与者交流,给予他们指导。许多参与者是在同事或朋友的推荐下,踏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他们希望通过MBA学习获得优秀的职业技能,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并且获得职业发展的契机。在参加了校园开放日之后,许多参与者坚定了报考复旦MBA的决心,他们说,“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种更国际化的氛围,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企业在不断与国际接轨,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读MBA使自己获得一种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素养。”
 
金秋时节,“缘聚管院 圆梦复旦”,感受百年复旦的人文底蕴,聆听管理专家的真知灼见,品味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许多参与者对复旦管理学院提供的推广活动服务表示非常满意,他们从中获得了希望了解的信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Open Day”活动更让他们体验到了名校风范,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