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中国领导企业公司治理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2007年03月29日
来源于:网易财经  2007-3-27
 
历经15个月的调研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于2007年3月26日正式发布《中国领导企业公司治理研究报告》。该研究针对在华领导企业高级管理层(包括主席、CEO和CFO)进行了深度访问,以调查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并作出决策建议。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
 
随着有国际经验的中国大陆高级管理人才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在改变过去偏好雇佣台湾和香港籍管理人员的习惯。
 
该调查发现,在未来的1~3年内,将是在华企业“聘用外籍董事”的高峰期。研究显示,大约46.6%的国内企业在1~3年内有计划雇佣外籍董事,而25.2%的企业甚至在1年内就将实现该计划。而在华外企的比例更高,有69%的在华外资企业计划在1~3年内增加吸收国内的董事会成员。
 
“私人关系”成为公司治理改革最大挑战
 
该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私有企业,“家长式管理”(patriarchy) 盛行。公司普遍出现“董事会弱,董事长强”的趋势,而人际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企业董事会各委员会之间的连接纽带,董事会成为建立在业务关系和个人关系网基础上的结构严实的团体。虽然这与中国传统的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私人关系”这一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同时也会招致相互之间关系过于紧密从而造成个人操控的现象。这一问题是中国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再公司治理实践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中国 (Heidrick & Struggles China) 经理合伙人 Steve Mullinjer 表示:“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的董事会大多是靠个人的关系网组成的。尽管这对保持中国‘关系’这一文化传统很重要,但它也为滋生企业腐败敞开了大门。这也是中国公司和监管部门未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呼吁加强独立董事制度
 
与此同时,该调查也发现,在中国的企业界内一项关于独立董事变更正在悄然发生。大多数的大型国企和私有公司开始吸纳独立董事,这已然成为了企业遵照国家力行的企业治理改革的一项标志。但是,由于上述“私人关系”等种种原因,独立董事所发挥的作用目前还只在于咨询,其领导力甚为有限。
 
此项研究呼吁中国公司聘请独立董事并重视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通过各种观点之间的平衡来保证公司的最佳运营。随着独立董事重要性的增强,他们的薪酬组成应该公开并根据他们对公司的贡献进行调整。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壮大,必须严格地采用和执行公司外部和内部审计制度。政府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通常没有业内专业经验。如有可能,应该对政府国资委会进行重组。
 
企业与政府共同推进公司治理改革
 
另外,该报告建议,国有和私有企业在董事职能上应做到权责分明,在利益相关方、最高管理层和党委组织之间达到权力的平衡。在追求企业利益和以市场为准则的宗旨下建立开放的合作文化,而不应任意让封闭的人际关系和任用亲信的作为在企业内部盛行。
 
而在政府方面,报告认为政府以强大的力度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让中国企业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些举措可以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治理及企业内各机构组织的公开性和可信性在今后大大增加。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说:“在中国企业正在重新打造全球竞争力之际,政府已经在积极地实施改革。这两股力量几乎确保了未来公司治理和公司董事会的职责将加大公开性和问责性。”
 
同日,该项研究的赞助者、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evin Kelly先生将为复旦师生带来题为“明天的亚洲总裁”的演讲。Kevin先生曾经是海德思哲亚洲区的经理合伙人,并在这一地区工作了八年,对亚洲的经济发展和经理人将面临的挑战有深入的研究。他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亚洲执行方面的人才状况;亚洲顶尖总裁及特征;将来的总裁们所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特长,让自己在职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方法等。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