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网易财经 2007-4-6
随着上海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日益重视,该行业对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正迅速上升。记者在4月6日举行的复旦大学EMBA-MBA人才洽谈会上获悉,参加本次招聘的13家企业中,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占了一半。
MBA成现代服务业“香饽饽”
“今年申请来招聘的企业和预报招聘人数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一般来说,我们选择的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只要是需要中高级管理类人才的企业都可以来申请。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智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本次“复旦大学EMBA-MBA人才洽谈会”上,共有13家企业超过50个职位来选才,有的企业甚至一个中级管理职位就设有10个名额。这13家招聘企业分别为上海三角洲集团、上海生活速递广告有限公司、北电网络环球公司上海代表处、卡博特化学产品、阿文美驰公司、兴业银行(行情论坛)义乌分行、江苏中大建设集团、多样屋生活用品(上海)有限公司、泉州市信和涂料有限公司、浙江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浙江汇龙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赛诺菲-安万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的城市定位和地缘特征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上海的现代服务产业是龙头城市的龙头产业,也是新兴产业,而相应的上海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黄智颖主任表示。
复旦大学EMBA项目副主任李萌娟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在EMBA、MBA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注重开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课程,着眼于培养国际性人才。”
从同门变同事
对于为什么前来招聘同门,这些曾经就读或正在就读复旦EMBA项目的企业高管表示,来母校招聘MBA是出于对复旦人文精神的认同,彼此对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理解比较一致,很容易找到共同之处和认同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为加强学生内部交流,采用了多重创新方式,包括全国首创的“荣誉导师”制度。由MBA学生自愿报名组成10人左右的小组,针对每个小组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从EMBA中选择对应行业的学员作为该小组成员的荣誉导师,与MBA进行职业、生活等各方面的沟通和指导。
“我们的EMBA学员都很愿意与年轻人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因为在MBA身上能看到自己往昔的激情。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在复旦这个大家庭中,作为企业高级管理层的EMBA学员对于MBA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比较了解,希望通过EMBA-MBA携手计划在相处中观察人才、吸引人才。”复旦大学EMBA项目副主任李萌娟老师表示。
北电网络环球公司中国区企业网络部华中区总监施力勤先生对此表示同意。“我在复旦大学读了EMBA,对复旦、老师和同学的感情比较深。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复旦的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都比较放心。”施先生说。
复旦大学MBA学员对此也颇为认同。一位来自复旦大学MBA06秋季5班的学员称:“我们拥有共同的理念,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认同感,我相信成功应聘的机会更大些。”
强强联合,多赢模式
项目携手举办的人才洽谈会带来的益处十分明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黄智颖表示:“复旦大学EMBA-MBA人才洽谈会是在‘复旦’大家庭中的一次强强联合。一方面给EMBA学员提供了优先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为MBA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而职业中心向企业界推荐本校的MBA学生,也实现了学院培养的价值。这是一个多赢的模式。”
复旦大学EMBA项目副主任李萌娟老师补充说,“在招聘后我们可以从作为用人单位的EMBA学员那里得到直接回馈,这对我们调整MBA培养方式和增设课程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自主举办的人才推介会已形成惯例,每年在4月和11月举办两场活动,都是在校园开放日(Open Day)结束后的两周举行。经过两年的成功运作,该人才招聘会已经在校园内外卓有口碑,也形成了管理学院一套系统的人才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