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第二讲报道
--孔爱国教授主题演讲“创业的金融环境展望”侧记

2007年04月18日
2007年4月13日晚上六点半,复旦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第二讲之“创业的金融环境展望”在李达三楼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围绕着企业如何在现代金融环境中做好定位,孔爱国教授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创业的核心---投资和融资
首先,孔教授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的释读,指出创业本质就是:“哪里融资”和从“哪里融资”两个基本问题。创业者的成功,从客观上讲,必须以统一的产品市场、合理的税收制度和完美的金融市场作为基础的支撑。目前,中国加入WTO、两税合并已经使得前两个条件的实现成为可能,所以完美的金融市场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银行不是催化剂
“银行体系是完美的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金融环境的展望中,银行的角色转变和作用转化势成必然。孔教授又指出,在现行的金融环境下,传统银行是否可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却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他补充道,只有在银行规模非常大时才有可能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企业创建初期,规模很小,银行融资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资本市场
资本是长期的内涵,市场是选择的内涵,资本市场是长期选择的内涵。孔教授指出,长期资本是公司成长的重要保证。长期资本来自于两个渠道: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通过对比两种融资渠道对企业发展的不同作用,孔教授建议,从企业的成长而言,选择股权资本是让公司良性发展的保证。
 
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和分析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孔教授指出,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股票市场初期的老八股、上市制度、上市公司的刚性制度缺失和投资者选择的限制导致资本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1999年证券法的出台到2001股票上市的审核制度建立,金融环境的变革促进了中国股市的良性发展。证监会开创性的引入基金机构,也顺利地解决了国有股的全流通这一中国股市特有的痼疾。
展望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监管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成熟,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孔教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金融学纷繁复杂的理论和模型,旁征博引地运用案例阐述问题,课堂气氛格外热烈轻松,同学们不时对孔教授精辟的总结和准确的类比报以会心的大笑和热烈的掌声。在Q&A环节,MBA学员就股指期货等提问, 孔老师耐心地给予解答。论及同学对股票预测的兴趣时,孔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学员,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形成对于股市的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很重要,要有自己的判断,这是在股市浮沉中安身立命的关键。同时,孔教授鼓励同学们在完成MBA系统学习后,勇于创业,在商海中历练自己,充分发挥MBA的优势。课程结束后,复旦MBA学联主席周华美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为孔教授送上了一捧鲜花,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特约撰稿:06MBA潘太生)
 
 
          MBA项目
2007年4月18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