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上,英国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投资基金总裁,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曹幼非先生莅临复旦聚劲论坛,讲述基金行业在中国从0到10000亿的发展。虽然是周末,但友邦堂却是座无虚席。
曹幼非先生分别从基金行业现状、展望基金行业、理财投资入门、成功的人生模式四个方面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金融投资课程。
基金行业在中国是个较为新兴的行业,虽然在欧美国家,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但在中国,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个比较神秘的领域。从1998年,中国基金公司的资产总规模不超过110个亿,到2006年中国基金公司的资产总规模达到将近8600个亿,基金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神速。基金公司的数量也从1998年的6家发展到了2006年的55家。
曹幼非先生先对基金行业做了简单的介绍,由浅入深的给同学们分析了目前基金行业的状况,从他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到按运作方式上分,基金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而按投资对象划分,基金又可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等类型。
曹幼非先生还有针对性地描述了美国和德国两个西方经济大国基金投资现状,就美国而言,2006年,在道琼斯指数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美国共同基金业总资产规模也历史性地突破10万亿美元。2006年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相当于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共同基金持有者。而在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中,共同基金占据了47%的主要比重。
中国的基金行业与国外相比,虽然还是初升的太阳,但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视。曹幼非先生最后对中国的基金行业做出了展望,他先从各种数据资料上分析说,截止2006年12月31日,中国基金总资产约为8,700亿人民币。按照13亿人口计算,人均基金投资不超过670元,远远低于德国7,000欧元左右和美国30,000美元左右。截止2006年,中国基民人数大约为1500万,相当于每87个中国人中才有一个是共同基金持有者。若以中国3亿个家庭计算,只有5%的中国家庭投资基金。 2006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约12,000元。低储蓄率的美国,储蓄存款不到中国的2倍,人均约80,000元人民币,仅是中国的6.7倍左右。所以基金投资在中国有非常广泛的潜在市场。
曹幼非先生精辟独到的讲座最后在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中迎来了尾声,他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金融投资理念,也为今后有志于从事于金融行业的同学们引领了一条开阔的事业之路。
撰稿人:06IMBA陈蓓妮
200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