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级的MBA校友何剑威先生,现任上海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坦言,这些年来的创业经历,他成功过,失败过,但是从未怀疑过!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让他今天可以坐在友邦堂,以优秀校友代表的身份,与学弟学妹共同分享他的感受与创业理念。他认为,成功创业需要三种能力做为基础:一是激情,敢于梦想;二是坚持,不轻言放弃;三是要学会抓住机遇。言语中,他的淡然,他的无为而至,让在场的学弟学妹们无不感叹。何剑威师兄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该追求的时候努力追求,该放弃的也要坦然面对,人生本来就有舍有得,要懂得沉下来,静下来,摒弃浮躁。否则,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将无法释怀。其实,培养完整的人格,学会正确地面对失败也是MBA学习中需要自我修炼的最重要的功课。
同样是1997级的IMBA校友现任香港能联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蔡炯师兄,也是06级MBA的荣誉导师之一。他当年与其他三位同学代表复旦大学参加Mootcorp创业大赛,并荣获亚洲区冠军以及全球最佳表现奖的佳绩。在同学们给他掌声的同时,他强调这不是一个人的殊荣,而是一个团队合作努力的结果,他为有一群优秀的伙伴而感到骄傲。蔡师兄用他的切身感受告诉我们,MBA不是个人英雄,团队协作才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他也为有着工科学历背景的同学给予了很多建议,并坚信这些同学一定会有优秀的表现。同时,蔡师兄提醒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心系何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远太急,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所以正确地设定目标,是每个MBA学生在走进管院之前最需要明确的事情。
夏一梅师姐是2000级校友,她不仅是一位沟通专家,更是一位会学习的杰出女士。1989年她毕业于浙江大学,在国企、民企、外企工作了12年后选择来到复旦大学继续接受MBA教育。她说,这不仅是因为职业生涯出现了瓶颈,更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当自己拥有梦想,却不知如何飞翔的时候,是需要为自己寻找一对翅膀的。MBA的学习正让她插上了这对翅膀。夏师姐现任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她说,她没有做过的事都想尝试一下。因此,在很多人的怀疑下,她选择了做公务员,并且做得很好。她的这一经历给了在场的同学们很多的启示意义,她建议我们在面对就业的选择时,要听从内心的呼唤,寻找自己最适合的方向,不可盲从,更不能迁就。在校期间曾获得过一等奖学金的夏师姐也给了同学们很多提高学习效率的建议,她强调在MBA的学习中要与同学积极讨论,与老师充分沟通,用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去分享,这样才能彼此成长,共同提升。
曾经担任过聚劲2004orientation活动总协调人的董述寅师兄是2003级IMBA校友。董师兄对我们本次聚劲2007orientation活动也曾给予了很多指导。来复旦之前他一直在国有银行工作,银行内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他都经历过,并且已经成长为一名支行的副行长。按理说,他该满足,也该知足。然而,他还有梦,他还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他不想过那种能够看得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复旦IMBA。两年的学习中,他刻苦努力、争分夺秒,因为工作了十多年再重返校园,学习压力比工龄短、年纪轻的学员要大;更因为这是来之不易的第二次学生生涯,而这对于由于客观原因没能够就读于名校的董师兄来说,尤为珍贵。但是他的诚恳,他的稳重,他的为人都让他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他是班长,是学联主席,也是orientation的总协调人。两年的MBA生活,他过得丰富而精彩,更结交了一群好朋友。他一直强调信用、真诚和勤勉,因为这些品质才会让职业经理人散发魅力与光彩,也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让他现在成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的一名风险总监。
整个对话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每一名同学都感觉收获颇丰、受益良多,却又意犹未尽。最后MBA项目助理主任戴宁红老师,代表复旦MBA项目向四位校友代表赠送了蕴含复旦MBA精神的礼品,以示感谢。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更多杰出的校友代表常回母校走一走、看一看,并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MBA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