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
成思危质疑“中国股市2020年市值可达6000万亿”
成思危表示:近来,国内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炒作中国股市,学者们的论调出现了不同版本,其中一位学者说的“中国股市到2020年市值可达到6000万亿元人民币”明显缺乏科学依据。
成思危说,按道理说,股市和GDP的比例,基本上是1:1,最多不过是1.5:1,按照这一原理推算,中国股市到2020年市值顶多是60万亿,该学者所指的6000万亿人民币比这一数据夸大了100倍,是不可信的。
针对2008年奥运会前后的中国股市走向,成思危表示:中国股市在2008年奥运会前还会是个“慢牛市”,关键是选股的问题,要看股票本身的价值,而不能一味地跟风、盲目投资。
此前,中国学者中存在一种声音“中国经济增长率是世界的三倍,中国的市盈率也可以是世界的三倍”,成思危坦言:“这种说法缺乏合理依据,中国的市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两者之间没有强相关性。”
“从长远来看,中国股市将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趋势。我个人认为股市暴涨是不可持续的。”成思危表示。
成思危:中国金融面临三个“反常现象”
在演讲中,成思危坦言,中国金融面临三个“反常现象”:一是人们的收入增长显著,但消费率则连续下降;二是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在增加,但是国内购买力在降低;三是股市暴涨,楼市飙升。
成思危对我国金融面临的三大反常问题作了具体阐述: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来说,人们的收入增长显著,特别是近两年,城市居民收入基本上和GDP保持同步增长水平;按道理讲,人们收入增加消费理应增长,但是我们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从改革开放前期的72%下降到近年来的44%,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大程度上靠投资和外贸促进经济发展。相反,近年来,我国的投资率从30%升至56%,投资过热的现状值得关注。
人民币的购买力有两种,一个是国际购买力,一个是国内购买力。按道理说,国际购买力增加,进口便宜了,那么国内购买力也要增加,但却出现了国内物价的结构性上涨,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国内人民币购买力下降。
此外,一般情况下,股市和楼市应该负相关,但近一年来,股市从2000多点,一直涨到最高6000多点,伴随着股市猛涨,楼市也持续上涨,这也是经济的反常现象。
“我国的三大经济反常现象是目前市场上的货币供过于求,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成思危分析造成投资过热的因素在三方面:一是银行的存贷款差。我国直接投资占比例不大,通过银行间接投资比较大,今年9月底,银行存款40万亿人民币,贷款27万亿人民币,相差的13万亿人民币为流动资金;二,我国外汇储备现已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近500亿,外贸顺差超过2000亿,还有通过各种渠道而来的不明资金(热钱);三是实行存款实名制后,一些人“怕露富”存在手头的大量现金。
“这三部分的资金,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偏快但没有过热,但存在投资过热。”成思危说,投资过多,就得上项目,特别是新上项目,因为新上项目一段时期内会导致投入多而无产出,新上项目带来的投资过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针对我国金融面临的三大反常现象,我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是防止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防止物价结构性上涨走向通货膨胀。”成思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