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链接:
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主任,我国第一位审计学博士,国务院学位办及国家人事部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致力于会计、审计理论及财务方面的研究。
精彩片断:
“对我们企业来说,自我合理化是要企业的氛围来慢慢的熏陶,而压力和机会上,在转型社会特别容易发生。因此在转型时期,我们内部管理上有很多漏洞,所以我们在利润好的时候,在我们有一个非常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市场缺口的时候,大家没有感觉。因此经济效益好未必是好事情,因为它会掩盖了你的很多漏洞和矛盾。只有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我们才会慢慢的体现出管理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美国80年代的一个词。我们说中国的内部控制其实是王熙凤小姐发明的,他16岁就发明了内部控制,当时贾府死了一个人,要办丧事,结果丧事办到一半就办不下去了。结果王熙凤来了,用上了种种的内部控制,做的非常好。结果我写了一本书红楼梦当中的内部控制。内控到底是什么?五大块。首先讲的是控制环境,讲的是最高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态度、理念、观点与哲学等。要看你是按照哪种方法做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不对?不一定。比如说财务上你们怎么来收支管理,李老师你放心吧,我一支笔。我说你企业离死不远了。第二是风险评估。
过去我们的内部控制只是在经营层面上,经营的目标,但是现在已经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上了。”
“信息传递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所有的事情做了,你都要可查可验可证,因为作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深入到任何的层次,我只能查验信息,那么这个信息是不是可查可验可证非常的重要。我到民营企业看了一下,我发现民营企业无论做什么都赚钱,非常的奇怪。实际上企业利润的高低和产业链很有关,从最开始的原料开始。到零部件一直到销售,这个利润的分布是微笑型的,越是靠近原料段的利润越是高,越是靠近销售市场的越高。第五块很重要的叫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就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在分工的时候,更多的考虑了方便。而没有在业务流程当中没有明确岗位责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
复旦MBA项目
200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