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项目副主任戴宁红专访——人生飞跃,始于复旦MBA课堂

2008年07月31日

        来源于:中国MBAhome网  2007-7-30

        复旦大学MBA项目以培养中国工商业青年精英、未来领袖为己任,立足学生全方位素养提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生活动,形成了课堂之外的另一套能力训练体系。学生通过实战演练,拓宽视野,持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副主任戴宁红老师
 
多维参与,构建复旦MBA第二课堂
 
戴宁红:很高兴有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来分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二课堂”的精彩。
        2003年,我加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当时,陆雄文院长在从服务营销的角度探讨我们工作的想法和方向的时候,给我们画出了一个花朵。在整个MBA的教育培养体系当中,核心是它的课程,即“第一课堂”,在此之外有很多的花瓣。众所周知,MBA学生仅仅通过课程的学习远远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所以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一个一个的“花瓣”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让我们来探索,这五年来,我们画出了很多片的花瓣,并把这些花瓣组合起来称之为“第二课堂”。
        相比“学生活动”,我更愿意用“第二课堂”的形式来表达。因为这个体系是多维的参与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我们也会推动学生参与,满足学生需求,帮助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发展,所以总结称作“第二课堂”。

         学以致用,第二课堂实现多极飞跃
 
戴宁红:第二课堂的体系非常丰富,包括论坛讲座、各种比赛、企业考察活动、文化之旅等。在活动的背后,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贯穿教学理念。我们希望学生在复旦MBA的学习过程当中,能通过学习和参与,实现几级的飞跃,主要包括:
        一、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
        二、能够学到系统化的理论知识;
        三、能够学以致用,参加实践,提升个人能力,最终完成人格的塑造,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青年精英、未来领袖。
        第二层就是强调实践,通过实践达到学以致用,形成自己的管理方法。在实践环节里,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以今年的朱家角案例大赛为例,跨越了060708三个年级段,近200位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在思考,还要从身边的同学身上去挖掘、去学习;因为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一个解决方案,大家相互启发,拓宽了思路。
        除了赛事之外,我们还让学生走到企业中去,组队去做一些实战的咨询项目,比如我们和沃顿商学院合作的GCP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复旦MBA学生和沃顿MBA学生会组成一个小组,去给一些有意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去做真实的咨询项目。
        第三个层次是提高素养、完善自身。前面两个层面相对来说和技能相关,学生可以学到有用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但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精英人才,学生们还要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素养,软硬技能都有所思、所用。因此,第三个层次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眼光放在更远处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给自己的心灵充电。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会借助复旦大学在人文学科方面的优势,邀请众多的知名学者定期走进复旦MBA课堂,与学生们分享心得体会。
        基于这种想法,我们在2004年发起了复旦MBA“知微行远”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目的是提炼复旦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这一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当年一同发起这个活动的学生都已毕业,但他们都成了这个活动的忠实听众,回到母校继续参加每次活动。我们希望这个文化旅程越走越远,能够引领大家的价值认同感,帮助大家走得更远。同样,一些爱心活动和公益活动都包含在这个层面里。


         对于活动的评价,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复旦MBA学生:老师讲了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性能,通过“第二课堂”传播一些在课堂上没学到的知识;第二个层次讲社会实践活动;第三个层次讲人格的修养。我参与比较多的是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主持过由复旦名师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主讲的论坛讲座。企业家给我们阐释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知识。
        此外,我还参与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花旗银行联合举办的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这个课程非常具有针对性、实战性和可借鉴性,内容涵盖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管理理念、投资方向、管理技能与方法。除了一些基本的财务、运营、营销方面的知识外,通过这一课程我们还对金融市场的具体操作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这一课程也对一些对金融领域感兴趣并有意投身金融行业的同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谈到社会实践,上周我们07级的两个MBA班级组合在一起,完成了一次很有意义的企业考察活动。MBA学生的企业考察都会挑选一些有针对性,有价值或者是在其行业中具有号召力的企业。我们这次挑选了宁波一带的几家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例如吉利、雅戈尔、广博,近距离地了解它们的创业道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通过考察,我们学习到在现实中企业家是如何管理企业,如何使企业快速成长的。
        作为MBA的学生,除了要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和跨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担负起振兴民族产业的责任。对企业的参观考察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企业的内在价值和一些现实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个人能力修养方面,我感触较深的是“知微行远”文化之旅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很有价值的文化因素可供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精英和领袖借鉴利用。中国的经济发展,除了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方法外,也要结合中国传统的理念和思想,中西合璧,才能够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比较高的层次。

        复旦MBA学生:除了学校提供资源,MBA学生也会自发组织一些活动,比如组建学生俱乐部和社团,进行校企合作等等。这也是对我们未来成为商业精英的能力的要求。我对第二课堂最大的体会就是个人团队精神的强化,同时扩展了知识面。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