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奥《周易》,汲取朴实智慧

2008年10月22日

2008年10月18日晚, 复旦MBA知微•行远论坛迎来了本学期的首次活动,邀请了周易专家、复旦大学哲学系陈居渊教授解读《周易》。讲座吸引了大批MBA同学和校友参加,史带楼204教室济济一堂。

陈教授首先讲述《周易》的名称起源和深刻含义,破除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和隔膜感。他认为,《周易》是一般被认为是古代传下来的三圣之作,由伏羲、文王、周公三人合作而著成。陈教授解释,《周易》的“周”字一般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周普、“遍及“的意思,另一个就是年代的名称,也就是“周”朝的含义。而“易”字则有三种说法,第一个含义是:吸引或遵从,第二个含义,来自于东汉学者对它的注释,即根据日月搭配而成“易”,第三个说法,即新陈代谢,寓意着变化。

陈教授表示,《周易》作为儒家经典流传了两千多年,对中国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如果要深入研究周易的道理,佛教道教都要通晓,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三样相互融合。陈教授还指出,文化结构决定民族性格,《周易》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的能预测未来,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华夏民族先人们的思维方式。若能从中汲取些许的智慧并有所启迪,面对时间洪流不后悔、不害怕、不迷茫而达人知命,那么《周易》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的文化结构,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也决定了整个民族的思想精神文明的传承,说到底,《周易》不过是一部研究事件发展模式的人文著作。

陈教授的讲述深入浅出,最后还为听众系统阐述了《周易》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提出企业精神要提倡的三点:“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周易》里面讲“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说君子应当以宽厚自得来永载天下万物,又说君子应当以“仁”来治理人,两者说的都是人的道德品质,同时更加是现代企业家所应具有的品质;“自强不息”,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引用到企业里面,就是一种不断奋发的精神;“革故鼎新”,在《周易》中有一个顶卦,顶卦倒过来,就是变革改革的意思,意味着去掉陈旧的,勇于开拓创新。

近乎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稍纵即逝,所有听众都随着陈教授沉浸在《周易》的玄妙世界里,时而为它的博大精深而惊叹,时而又因为陈教授的幽默而会心大笑,或是掌声连连。演讲结束后,知微•行远论坛筹委会潘玮同学向陈教授赠送了纪念木牌以示感谢,而不少同学仍感到意犹未尽,不少人在讲座散场后还围着陈教授请教各类问题。

“聆听大师智慧,品味文化人生”,希望大家能关注接下来11月的两期活动,论坛将为大家奉献更多的精神文化盛宴。

(特约撰稿: 2008秋IMBA王蓓)
 
MBA项目
2008年10月22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