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我们有幸请到了花旗中国的两位高管来为我们分析有关银行零售业务以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及前景,他们分别是花旗中国的执行副行长、个人金融银行总裁Anand Selvakesari先生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CEO的曾宽扬先生。他们都有多年的银行零售业务工作经验,因此,授课内容充实、言语风趣,且注重与现实的结合以及与同学的互动。
Anand Selvakesari先生从零售银行的结构、业务分类等入手,详细介绍了花旗在亚洲地区的的发展及现状。他提到,他非常看好亚洲及中国市场的发展,除了有持续高速增长的GDP做保障之外,还有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和高消费群体,对个人金融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机遇。在花旗的竞争策略上,他指出,花旗银行在网点分布上不能与国内银行相竞争,因此,他们主要侧重以下几点:
1. 利用全球资源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吸引在中国工作的海外人士;
2. 注重品牌营销,而非单纯的产品推销,提供增值服务; 3. 加强citigold的服务,侧重专业化,满足客户对金融业务的专业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Selvakesari先生的精彩授课获得了在座同学的热烈响应,大家也提出了几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花旗如何赢得中国的富人客户,以及花旗中国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计划等等。对前一个问题,Selvakesari先生对花旗的劣势——网点少、客户基础弱以及花旗的优势——全球化、品牌强两方面就接近目标客户和留住客户进行了分析。而后一个问题,Selvakesari先生透露了花旗中国将在农村地区开设贷款公司的计划。 下半部分的课程中,曾宽扬先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大部分同学对银行卡很熟悉,但是对其中牵涉到的银行业务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通过曾先生深入浅出的授课,大家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明白了银行卡的分类和系统运作方式、信用卡中心的结构分布和职能等等。花旗中国目前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推出各类信用卡,利用浦发的网点和客户基础以及花旗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品牌支持,强强联手,成为了国内信用卡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当问及如何与国内目前这方面最强的招商银行进行竞争的时候,曾先生表示,花旗一向不追求所谓的发卡数量,而是注重客户的质量和整个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他就对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的现状进行的分析,并表示虽然信用卡在国内几乎无利可图,但这块业务对整个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同时,随着国人的消费观念以及对银行卡的使用习惯的日益转变,相信整个业务的前景是乐观的。
全部三小时的课程上完,大家都对花旗中国的零售业务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对花旗中国“求质不求量”、“增加价值而非降低价格”等管理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约撰稿:08秋IMBA 罗晓静)
MBA项目
2008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