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和风险监控

2008年12月24日
  12232008“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最后一讲开讲,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黄晓光先生莅临,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金融创新的精彩演讲,为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目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大多具有相似性强、易仿效等特点,同时,由于中国仍然是个发展初期的金融市场,尚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严格的监管力度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创新。但是花旗在中国是不满足于只做简单的存贷银行的,同时,作为一家成熟的、拥有丰富经验和历史的金融机构,花旗承担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和服务的责任。

 

首先,金融创新并不代表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的金融市场刚刚起步,法律法规并不成熟完善,这给金融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法律法规是可以通过社会的进步和不断的实践来完善的。黄晓光先生提到,花旗曾在金融创新中遇到过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但是,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是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监管部门是愿意对法律做出相应的修改的,但这要建立在良好沟通、不断磨合的基础上。

其次,金融创新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创新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说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那就是没有价值的。早年中国的银行在老百姓的心中,只是一个储蓄的地方,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逐渐了解到,银行其实是一个提供理财的地方。这种改变离不开金融创新,但是如果脱离了客户需求的改变,创新也失去了意义。花旗在进入中国后,为了能帮助客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把曾经要7-8天的异地收付缩短到48小时内,引来了国内银行业巨大的改革,这个改革也促使发展了我们今天方便使用的网上银行。

第三,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防范客户的风险。此次由次贷而引出的金融危机从某种角度说也是由金融创新引起的,因此,我们在提到金融创新的同时,不得不注意风险控制。先生指出,目前风险控制主要包括:CreditOperationalMarket & Liquidity。由于经济形式的进一步恶化,已有部分企业由于前期的过度扩张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并非由于企业运作问题或行业前景不好,而是没有很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因此,目前的金融创新产品应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之外,也对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危机纵然可怕,但它也使我们看清了许多事物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能在金融危机时参加“复旦·花旗”实务课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花旗、不一样的金融,对我们今后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8“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历时三个月圆满落幕。这个吸引了众多同学的课程,在三个月里使大家综合、全面地了解了银行业务,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立志于向金融业发展的同学,都从中获益匪浅。花旗课程,相约明年再见!
 

复旦MBA项目
2008年12月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