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聚劲杯”创业系列论坛的第四讲——“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
保护的重要性”在史带楼204举行,此次讲座邀请了上海元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周孜治律师,为创业大赛参赛者讲演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
周孜治先生是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的专利律师。他曾在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法律博士学位。其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专利代理和诉讼,在知识产权法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作为开场,周律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他介绍到知识产权保护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形式,包括商标、商户等非实质性的东西,它保护的是非实质性的,保护形式主要有商标、商户的名称;二是商业机密,商业机密可以是产品的配方,也可以是产品的生产流程,也可以是客户的名单、电话号码等,客户的邮件、电话等等。而专利则不同于商业机密,专利的宣布,就承认了它不再是“机密”。专利的权力是法律界定出来的权利,制定专利的目的是鼓励社会和科学发展,专利保护过强和过弱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介绍中,周律师提醒大家,对于要研发的产品,首先要做一个专利态势分析,必须十分清楚那些技术是已经受到保护的,对于实际操作,要懂得做一些规避设计,对于未能有效规避的技术,可以主动和专利发明人进行协商,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接下来,周律师结合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重点介绍了专利在应用层面的知识,指出专利分为进攻型专利和防守型专利,这两种专利各有利弊,并提出为了更为充分地利用到专利,可以使用专利的交叉许可,即有专利交叉的双方互相允许使用专利权,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周律师还提醒大家在考虑产品是否要进入国际市场时必须先考虑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只有很好地和国际标准接轨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才有可能畅通无阻。周律师比较中美两国在保护个人和中小企业的专利发明上的不同做法:美国法律给中小型企业专利发明一年的缓冲期,可以允许他们进行适当的市场推广之后觉得有必要了才进行专利申请,而在中国,则缺乏相应的缓冲期规定。
接着,周律师以实际的案例为例,向大家详细解释了应诉知识产权侵权过程,重点指出,专利侵权案子的目的更多是起诉者对于经济利益或者是市场利益的诉求,他从法庭的选取,律师团的选取等角度,以亚洲某公司为例,为大家剖析了美国专利法审判的流程和某公司作为一个外国应诉者如何在美国专利审判体系下取得司法胜利,为产品潜在市场放在美国的公司做了较好的预警:即要懂得保护自己的专利,同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去侵犯别人。
周律师对于知识产权方面详尽的解释和分析赢得了在场者的热烈掌声,在问答环节,许多同学针对在中国专利领域中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专利,以及商业模式在中国法律保护情况纷纷向周律师请教,均获得了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