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调整中的机会

2009年04月28日
 
425下午,聚劲论坛邀请到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做客复旦,在管理学院李达三楼二楼报告厅为复旦学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中国经济:调整中的机会。MBA项目祁新娥主任主持并为大家介绍李迅雷先生在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研究等领域的资深背景。

 

讲座中,针对当前受媒体热议的中国经济宏观走势,先生判断中国经济回落的趋势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期,不可能一下子就复苏。

他指出:目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为全球经济近几年的发展贡献颇多,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经济大势的变化,发达经济体的兴衰,都将影响到中国的经济。 

先生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危机把现有的资本过度的杠杆化了,过多的负债导致了市场的崩溃,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讲,是全球经济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他们过度透支导致负债率升高,要降低负债率就要去杠杆化。而对中国来说,首要的问题则是去产能化。美国应该集中力量在金融产品、投资者、消费者等方面去杠杆化;但是消费者的去杠杆化,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压力,也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压力。中国在亚洲国家中的杠杆化是最低的,因此中国采取的措施可以与美国相反,采取加杠杆化,财政加杠杆化,金融机构加杠杆化,投资加杠杆化……利用好这些措施,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有保证。先生又指出,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投资还是没有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是没有上升,因此去产能化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的。

针对人们对新增信贷导致通货膨胀的担忧,先生解释:直观而言,我们现在的货币发行量巨大,一季度新增的贷款数量惊人,但是从历史数据上看,中国没有一次通胀是出现在经济下滑过程当中的,因此通胀的压力并不太大,中国当前的压力更来自去产能化的压力,钢铁行业,基础设施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产能过程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缜密的思考和谨慎的作为。此外,先生补充到,货币流通速度放缓也是目前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是否需要产业升级的问题上,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还是应该坚持发展低端产业,同时做好做大服务业。中国出口导向的模式,实质是移民替代,中国人在为全世界人打工。而一个低端的纺织业就可以带动1.5亿人口的就业,因此中国绝不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众多人口,为世界工厂提供充足劳力支持的同时,也成为中国发展低端产业别无选择的重要原因。接着,先生又为我们剖析了中国股市的特点在于流动性比较好,投资者以获得利差为目的,这也注定了它不是一个理性投资的市场。中国的股市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股市投资一定要注意结合中国股市的特征。

李迅雷先生独特的视角、深厚的学术底蕴、温文尔雅的气质都深深折服了在座听众,他对于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深刻分析,透着经济学家深邃的思辨色彩,让在座听众颇感“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MBA项目

                                                                                   2009-4-27v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