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与人格成长

2009年05月18日
  聆听大师智慧,感悟文化人生”,5月16日,复旦大学MBA项目2009年第2 期“知微行远”在史带楼二楼如约开讲。本学期的“知微行远”在讲座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只谈文化不谈时事的局限,将时事融入到了文化的阐释中。举办的第一期关注兔首回归所引发的国宝保护余热还未散去,论坛的第二期活动“幸福人生与人格成长”,继续将关注点放置到对当下社会现象和健康生活的思考,引发了大家对于幸福人生虔诚追求。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为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孙时进教授,孙教授利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大家介绍了心理学如何指导人们去合理,健康的生活。

 

一开场,教授从心理学的流派分析入手,深入浅出地向了人们介绍了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教授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举例,指出行为的背后往往折射出行为者的无意识。接下来,教授论及当下贪官腐败原因在于,他们对于“钱”或“色”有着“如饥似渴”的欲望,而这些贪官们对钱色执着的深层原因,则是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造成的影响。简言之,即他们在童年成长时期的负面因素造成了心理压抑。童年时期贫穷所造成的缺乏安全感的阴影,让他们形成一种对金钱的无意识渴望,以弥补自己内心的损伤,而正是这种无意识,让他们对钱有一种超乎常理的追求,甚至到只贪污而不花钱的地步。

接着,教授又谈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人本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没有差别的。任何人都具有价值,只不过人的价值实现方式不一样,所谓“众生是没有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而这样相同的价值存在的前提又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衡量人,鱼是为水而生的,鸟是为天而生的,人是为精神而生的。

教授还利用人本主义对龟兔赛跑进行了心理学上的阐释:乌龟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跑步,也不是为了和兔子竞争。强迫乌龟去跟兔子比赛跑步,只会导致乌龟的心理畸形,从而成功的把一个乌龟培养成“失败的兔子”。而作为一位管理者,应该积极的去发现下属的闪光点并鼓励其发挥自身特长,帮助他们在组织中找准自己合适的定位。

 

在问答环节,教授针对大家所提出的关于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问题为大家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对心理学在工作学习中的运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会后,MBA项目付克勋副主任向孙教授赠送了纪念木牌。教授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让大家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知微”方可“行远”,启发了大家利用心理学知识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追求幸福的生活。

 

                                                    MBA项目

                                                    2009-5-18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