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里的人文精神

2009年12月10日

12月8日晚,知微·行远论坛“艺术?美?发现”系列之三“艺术世界里的人文精神”如期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对人文精神进行独到阐释。胡教授带领大家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畅游,深入浅出地向在场观众揭示了人文精神在艺术世界里的深刻体现,其犀利睿智的言论赢得了满堂喝彩。

胡教授先从文化的概况说起,阐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文化,文化又可以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涉及研究科学与人类关系的文化都是科学文化;涉及人的喜怒哀乐、各类情感的东西都属于人文文化,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但人文精神却并不是具体的人文学科,它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所有人文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人文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文精神包含了很多精神,有非常多的表现形态,其核心是自由精神。

 

在简单介绍了人文精神所蕴含的多种内涵后,胡教授分别从小说、诗歌、散文、电影、戏剧、舞蹈、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具体阐述了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各门类的艺术形式中,胡教授向大家分别介绍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将其中的闪光点娓娓道来,在呈现艺术盛宴的同时又联系实际,启发大家对于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随后,胡教授以电影《英雄》和《集结号》为讨论话题,掀起了本场讲座的互动高潮,台下听众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契约精神到对生命的尊重,从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到对人权的尊重,对人文精神阐述了各自的理解。最后,胡教授分享到: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是有教化作用的,即使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教化的想法,但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艺术作品要寓教于乐,这里的“教”指的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因为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幸福,都希望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的东西。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是无法打动人心的。

 

在问答环节中,胡教授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人生在世首先一定要说真话,这是基本原则。人的言论是他的个人产品,讲话就跟假烟假酒是一个性质,因而人不该说假话,特别是知识分子更不能说假话。其次,真话要分批说;讲话要讲有新意的话,不能人云亦云。在讲有新意的话的同时要有根据,要在证据上说话…最后胡教授希望大家多多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传世名著。人文精神是传世之作的灵魂。欣赏的过程中,大家能透过作品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   

   

“艺术·美·发现”系列已经举办三期,后续将陆续推出音乐之旅,哲学之旅,敬请期待。

 

附同学感言:

讲座涉及艺术世界的各个方面,以精辟的语言引发听众的思考,揭示了意识作品中的人文实质,从而展示了艺术作品对生活的启迪。胡教授见解独到,“人文精神是传世之作的灵魂”这一结论颇具说服力。

此讲座本身亦颇具人文精神,面对听众各种各样的提问,胡教授都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重视以及宽容。这恐怕是最生动的说教了。

——09信息学院 张诚

大中取微,于细微处见真功夫。这种细微处的功夫应该是大师们行的远的保证。而我们正缺这种细微功夫。胡教授与观众的互动性相当的好,让我们有机会不治是聆听大师的声音,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疑惑,得到智者的帮助。

——09秋季MBA 刘林

 

                     特约供稿人:09级IMBA2班 罗菡

MBA项目

2009-12-9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