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控角度看金融危机的起源和教训

2010年03月05日

 

2010年3月5日,在管理学院史带楼603教室,我校校友、野村证券前常务董事、美洲首席风险管理官叶远刚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金融危机的起源和教训”的精彩讲座,他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演讲受到了听众们的热烈欢迎。

一开场,叶远刚博士先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而立之年,在取得数学博士之后,他毅然转行进入金融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搞数字的嘛”,可是他面前的世界却变得更加开阔。接下来的讲座中,叶远刚博士从风险控制的三个方面为大家阐述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真实发展过程和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从该危机相关利益群体的角度分析了这场危机的起因。

首先,叶远刚博士以野村证券的第一线视角回顾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起源与市场拐点的产生。他对近几十年美国的个人住宅及商业地产的价格指数曲线进行了分析,指出本次危机实际是从互联网泡沫开始的: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将贷款利率降到很低,因此借钱变得容易,很多公司愿意借款,银行的利差收入猛增,投行和银行合作把这些贷款合同分类打包证券化转手售出。在这样的流程下,行业业绩快速增长,渐渐地大部分借贷出来的钱逐步流到了金融资产上。随着金融泡沫越来越大,当某些贷款坏账率开始变高时,市场拐点渐渐显现,而当人们开始恐惧,泡沫也就轰然破灭了。

接着,叶远刚博士为大家详细解释并分析了本次危机的导火索——房贷市场——的发展和恶化过程。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不但促进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贷款经纪商的发展。在宽松的贷款政策下,贷款经纪商为了刺激贷款增长,让住房贷款市场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叶远刚博士就一些关键指标和现象进行了详细描述,例如,LVT(Loan To Value ratio)到了100%,几乎无需任何收入证明便可以贷款;DTI(Debt To Income ratio)超过50%,收入的一半及以上用来还贷等等。于此同时,他也从美国文化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该现象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美国文化是移民文化,新移民占人口比例非常高,这些移民对历史的追溯感不强,他们认为明天才是最重要的,这和中国文化比较热爱追溯历史、比较传统保守的观念不同。战后美国房价一直平稳增长,并且在2000年后突然猛增,这样的景象给民众一个假想:房价永远不会跌,未来的财富一定比现在多,没有人担心会透支过度,也没有人想到会有金融危机。然而,作为野村证券美洲首席风险管理官,叶远刚博士在到各地实地考查市场情况后,果断在2007年初和2007年中撤掉了野村证券的住宅地产业务和商业地产业务,准确及时地控制了风险,让野村证券在本次危机中成为了相对的赢家。

最后,叶远刚博士从该危机的相关利益群体角度,尤其是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这场危机。他提到人的行为对金融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房产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但事实却证明当房价下跌的时候,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他们最先放弃房贷,然后放弃车贷,最后才会放弃信用卡。“这是人的本性,事情好的时候人会变得贪婪,事情不好的时候人会变得恐惧,而人在恐惧时候的行为会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叶远刚博士感叹道。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叶远刚博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一一回答了听众的诸多问题,像如何识别市场变化的信号,对欧洲的债券危机的看法等等。虽然常年在国外,但是他依然心系祖国。美国已经完成城市化,中国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他希望中国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叶远刚博士平易、谦逊、幽默的言论博得了满堂喝彩,讲座在全场听众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特约撰稿人:09IMBA 夏思云

                                                                                                  2010.3.5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