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千里辗转、一路波折,我们却不觉身心疲倦?
为什么,奉献关爱、无私捐助,我们却倍感真情回馈?
初见
我们不会忘记的,是2010年7月26日的初次相逢。
这次相见的波折,是志愿者始料不及的。当十八位志愿者携带二十余件辎重物资到达火车站之后,才知晓陇海铁路被泥石流冲垮,无限期拖延的列车迫使我们退了车票,匆匆改订机票飞赴西安。而当志愿者辗转10余小时从西安到达固原之后,又得知固原到三合出现了道路塌方。
无论如何,经过48小时的千里奔波,我们终于按约定时间,出现在期待了一年的孩子们面前。当我们的客车缓缓驶入三合中学的大门,孩子们排着整齐的欢迎队伍已经等候多时。他们瘦小、黝黑,拼命鼓掌的双手有着干农活留下的厚茧。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情感,除了用手指黏着裤缝,除了把手掌拍红,除了一声不吭抢过我们六七十斤重的行装,更多的只是用羞涩腼腆的眼神偷偷地看着我们,就那样怯怯地,还生怕惊动了我们。
大家稍作安顿,马上按行程安排分头行动。爱委会的工作人员先后和取得奖助学金的同学以及校长老师们进行了座谈,而身为教练的志愿者们则积极去和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沟通,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前期准备。
孩子们的坚强时刻感动着我们。这些拿奖学金的孩子,有的父母行动不便、没有劳动能力,有的家中兄妹过多、生活贫困,他们承受着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艰辛,他们付出着城里孩子不敢设想的努力。当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专程从复旦带来的奖学金和奖品发到他们的手上,他们轻声的一句“谢谢”,击中的不是我们的耳膜,拧起的是心头那最柔软的一角。
开营了!
我们不会忘记的,是仅有两天但足够充实的夏令营时光。
夏令营以孩子们报名分队为开始。当接过孩子们折得仔仔细细、书写得工工整整的报名表时,我们品读出孩子们的力透纸背的期待;当迎着孩子们恳切真挚的目光时,我们体会到夏令营对孩子们的意义。正是这些孩子的纯洁质仆,深刻诠释了“我很棒”夏令营活动的原始真谛。
三合的骄阳下,孩子们黑中透红的小脸伴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慢慢抬起。开营了,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陪着你们抬头挺胸走路。
首先进行的是以小队为单位的团队建设,孩子们给自己小队起的队名都非常有创意:有立志的“超己”队,有生机勃勃的“朝阳”队,有动漫感十足的“赤尾”队,还有浪漫的“北斗七星”队……十支小队队名起得各具特色。要说这其中还有教练们的帮忙也不为过,但是在队歌演唱和队旗绘制中,孩子们的艺术造诣就显现出来了,几首经过改编的流行歌曲,曲调歌词和队名配合得恰到好处,几段清唱也是颇有水准。我们深感低估了孩子们,他们沉默不代表他们没有丰富的情感,他们只是不很清楚如何去表达。
破冰活动结束后的“地雷阵”游戏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小队内部的团结合作。当你的“生命安危”完全系在同伴的口号声中时,如何配合是行为上的统一,而心理上的完全信任才是达到胜利的关键。孩子们的表现又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工作人员自告奋勇与孩子们竞赛,结果败下阵来。看着孩子们忘情地欢呼雀跃,我们由衷地开心,不仅仅是他们赢得漂亮,让我们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么自由地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又前进了一步。
将第一天活动推向高潮的是“打造承重纸台”的游戏。当初设计这个游戏时,我们都有顾虑,因为身为成人的我们都只做出了一种结构,那么这个游戏会不会在孩子们手中更加没有创造性?结果是,几张普通的报纸在孩子们手中都变成了让我们匪夷所思的形状,但承重能力却又不能小觑。我们只想到了在承重台上下功夫,却都没想到还可以把书摊开来放置以分摊重量。当我们伸出大拇指对着孩子们大声夸他们“真棒”的时候,他们用混着油墨和汗水的小手挠着脑袋,羞涩地抿着嘴接受我们的赞许。孩子们,你们错过的表扬太多了,哥哥姐姐们真想帮你们把过去的十几年都补上。
感动
一天下来,孩子们对第二天的活动期盼热情更高,他们显得更积极、更投入。
在“松树大树”的团队活动中,孩子们敢于和周围不认识的同伴主动分享经验,接受“惩罚”的孩子们有勇气在近百人面前唱歌跳舞,这在一天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在“美丽人生拍卖会”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之高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在一些很有诱惑但是不合法事情面前,孩子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否定。而就是这样一群还在为生计所困苦的孩子身上,他们竟然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筹码拍走了“世界和平”的“用毕生精力帮助他人”。突然一下让我们油然起敬,觉得不认识这群孩子了,本来我们认为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他们却还在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比他们还需要帮助的人,怀揣着比我们更强烈的责任和更炽热的爱心。
整个夏令营最后的“创意秀”活动,把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完全调动起来。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创作,不需要教练指导。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节目充满着智慧时,我们笑得很欣慰;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穿插着对我们的感谢时,我们强忍住泪水;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抒发着对复旦支教队员无比的思念时,我们哭得无法自已。孩子们,不断地用袖口擦拭涌出的泪滴,用小手紧紧握着我们的衣角,用哽咽的声音对我们说想念……
闭营仪式上,“我很棒”的口号一声高过一声,盘旋在三合中学上空,久久不散。最后,我们为每位营员颁发了奖状奖品给他们做纪念,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把先前绘制的队旗送给教练们做留念,更多的孩子拿出了他们亲手编织的小礼物送给志愿者。我们蹲下身接过孩子手捧着的工艺品,但发现孩子们恰巧把小手捧在了心的高度上。孩子们,我们本以为我们带着爱来看你们,但事实上却是我们带走了你们更多更多的爱。
家访
我们不会忘记的,是翻山越岭的家访。
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每天需要爬过座座高山、单程耗时2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每天中午就着凉水吃馍馍还发奋读书;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瘦弱的身躯上还要再添上沉重的农务劳作。我们决定家访,走一遍孩子上学回家的路,吃一顿孩子的日常伙食,干一次孩子常做的农活。
从学校出发不消一刻钟,志愿者的身影就都掩藏在崇山峻岭中了。几近七八十度的崎岖山路,我们四肢全面开工,抓着荆棘植物控制平衡前行。孩子们需要1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整整走了2个小时。期间我们多次在陡坡前停留,而让我们顺利爬上山峰的,就是那几双小手。那是我们握都握不满的小手,却充满着无穷的力量,拉着我们的大手、拖着我们沉重的身躯一步步登上山峰。
家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缺水,他们用储存了许久不舍得喝的雨水款待我们,杯底撒着厚厚的白糖;缺粮,他们拿出了少有的白面馍馍,一定要我们吃饱,怕我们路上挨饿;缺菜,他们只有自家种的黄瓜番茄,不顾我们的阻拦,全部给我们拌了凉菜……只有这样的大山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朴实淳厚。我们盛情难却,含泪享用了这顿无比“奢侈”的午餐。
孩子们能走出大山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么,能带给家乡新的气息么?回程路上,我们不停地思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播种么?不,种子已在所有孩子们的心中,缺的是发芽结果所需的灌溉。
离别
我们不会忘记的,是离别时刻的送行。
说好不让孩子们送我们走,但是孩子们几乎全来了。四天时间,不算长,但足够让我们了解孩子们,足够让孩子们重新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足够让我们之间的情感穿越地域和年龄的限制。看着女孩子伏在肩头哭泣,看着男孩子远远站着强展欢颜,我们知道,此行收获远大于给予。
孩子们,我们给你们的是学会坚强,学会自信,学会乐观地面对未来,而你们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质朴,什么是坦诚,什么是真诚。
复旦MBA2010秋国际1班 刘潇潇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