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在对中金、高盛此类知名投行的校园推介会念念不忘;也许你已经在对“金融”这一前景、“钱”景皆广阔的行业心生向往;然而你却苦于无门而入,缺少方向。就在10月30号晚19时,史带楼友邦堂,两位相关领域专员受复旦国际MBA金融俱乐部的邀请,以“金融行业知识体系与职业发展”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就此向同学们打开了通往金融行业职业发展的一扇窗。
首先登场的嘉宾汤震宇先生,复旦校友,金程教育首席培训师,有着博士、CFA、FRM、CTP持证人、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会员等金融业闪耀的头衔,是CFA在中国的宣传与推广的“第一人”。
汤先生首先从宏观层面对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金融占经济生活的比重越来越大,各地纷纷出现建设国际或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浪潮,数以万计的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并仍在蓬勃发展中,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业界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汤先生随后展示了国内两家知名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借以说明从微观需求上看,金融行业的从业门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即使没有金融行业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只要具备基本的素养和一些行业经验,也会有不少机会,在他看来金融领域的各类证书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他推荐MBA+CFA这一组合,这会大大提升未来进入金融行业的成功几率。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汤先生为听众给出了四条建议: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定位;调整观念,看懂职场需求;立足根本,做好职业规划;加紧学习,提升实力。对于MBA学生的课程,他认为统计学、会计、投资学这三门课对于金融从业者十分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公司价值判断及市场操作范畴。英语水平和Office的操作技能更决定了个人在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绝不可泛泛,浮光掠影,而应“学一样、像一样、会一样、熟练一样”,基础要打牢打实。汤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谈及会计报表分析时,“牛”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意味着不同的资产项目,揭示了“交易目的不一样,价值产生的方式也不一样”的规律;而对于相同金额的借款,不同期间的还款方式又对应到不同的现值。面对让听众困惑的四个形状相互间略有不同的图表,汤先生解释了投资学上的凸性和凹性问题。以上例子旨在说明学习一定要掌握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汤老师在整个讲座中反复强调诚信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和Presentation能力三者在金融行业发展中非凡的重要性,幽默风趣的演讲方式、精彩的演讲内容,博得场内阵阵掌声。
第二位演讲嘉宾曹清先生,系复旦06级IMBA校友,成功转型并就职于新加坡淡马锡投资公司,并于2009年创立了AceBridge这一汇聚全球700余名金融行业精英的人才组织。
曹先生以一张图表说明了金融行业中大家最为感兴趣的投行的架构:Sales、Trading、Research、Support四大职能,并分别对这些职能的工作范围、从业要求、薪酬结构等内容做了简述,引起了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举手提问,对于个中细节,曹先生也是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详述。曹先生本年度参与新加坡淡马锡大陆校园招聘中的简历筛选工作,他站在投行雇主的角度,阐述在招聘中最被关注的要素。据其分析,投行雇主最为关注应聘者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实习经历、学业表现、国际视野、社会活动,并提醒师弟师妹们如何在这四项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曹先生更是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如何在复旦IMBA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向金融行业的转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新一届的MBA学员来说,这一案例更是激发了大家面对未来挑战,把握自身命运的坚定信念。现场互动气氛浓烈,以致原定于21时结束的演讲推迟了许久,曹先生一直陪着大家讨论到深夜才离开。
讲座临近尾声,两位讲者面对听众的期待,留下谆谆嘱托、殷殷祝福。听众亦是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有诗云:
耗却青春头低垂,未来光阴不思回。
另择新业时苦短,智浅学疏愿未遂。
心明眼亮迈步越,身坚志盛展翅飞。
多面完善作储备,投身金融创鸿伟!
联合撰稿人:张乐(10级Asia MBA)、李慧阳(10级IMBA 1班)、董城显(10级IMBA 1班)
复旦MBA项目
201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