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第四次课程于2010年11月16日下午在管院史带楼204教室开讲。本次讲座的两位嘉宾分别是来自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杜伟廉先生,以及来自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商业银行董事总经理张建南女士。
本讲第一场讲座由花旗中国总经理兼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杜伟廉先生讲授,讲座主题为《Risk Management》。杜先生的讲座主要围绕几个议题展开: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重要性;银行风险管理的种类及其管理架构;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及管控关键点等。首先,杜先生阐述了银行业的特殊性,即银行业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行业——当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时,这笔钱必须保证能在规定期限内收回,而这种情况又有可能因为种种因素面临资产部分受损的风险。银行业务的有序与稳定关系到政府及社会的稳定,因此银行发放贷款前有必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或个人进行风险评估,尤其是审核“还款来源”,从而来衡量其违约的可能性。紧接着,杜先生结合第一部分的讲解阐述了风险管理的种类及管理结构,并着重强调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流程。一般而言,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如果对信用风险进一步划分,则包括企业信用风险、消费者信用风险和特殊行业或产品信用风险,这其中企业信用风险又包含了大企业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杜先生以信用风险的管理流程为例,层层深入地分析了银行是如何意识、定义、考量及管理风险的。首先,银行会通过一系列专业分析明确业务目标市场,接着会开展信贷业务,随之跟上的则是信贷监控和组合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处理问题贷款。最后,杜先生指出了银行未雨绸缪进行风险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风险经营与利润回报的平衡,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了解风险文化、清晰的政治和流程、明确的职责,结合激励机制、风险数据库及汇报系统银行风险管控部门对每笔信贷业务进行评级,找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点,发放信贷、调整额度或拒绝放贷。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大家都对风险管理的意义、内容和流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场讲座由来自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商业银行董事总经理的张建南女士讲授,讲座主题为《外资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讲座伊始,张女士用一组数据使同学们直观了解到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现状,发展壮大中的中小企业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中小企业在国内所获得的金融服务现状却和蓬勃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未受到足够重视。虽然外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分行较少,对客户提供的便利性不足;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报表可信赖度尚待加强等,但是结合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花旗认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中国是一片蓝海。首先,中小企业占中国注册企业数量的99%,对GDP的贡献超过60%,这意味着目前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而相对而言,它却拥有较小的竞争和更高的回报,银行可以将信贷资本分散到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而减少集中风险。其次,历次金融危机启示银行需要分散授信风险,不能集中在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贷款时提供了更多担保品从而保障了债权回收。在前几年的并购项目中,花旗对中小企业业务进行布局,依托遍布全球的金融服务优势,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除了基本的存、贷款业务、贸易融资服务、现金管理等,花旗还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帮助企业成长,如: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网络银行、资本市场的资金募集、海外上市和全球扩张战略咨询顾问等。张女士表示为了更好地向小业主提供服务,花旗今年5月在上海首推个人与企业一站服务“花旗【优智商务】”,为客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贷、财务及贸易服务,9月又在北京推出了此项业务,得到了客户们的一致好评。最后,张女士向在座的同学们发出邀请,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在毕业后加入花旗,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这片尚未完全竞争的蓝海中一展风帆。课后,很多同学继续与张女士探讨请教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细节。
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第四讲3个多小时的课程在嘉宾提纲挈领且生动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互动中圆满结束。
特约撰稿人:徐嘉敏(2010 IMBA 2班)
复旦MBA项目
201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