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2010年11月28日

2010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师讲堂迎来了财务金融系系主任孙谦教授。孙教授长期致力于公司财务和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吸引了管理学院的众多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聆听。

当晚,孙教授对于海外并购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座精彩叠现,迎来掌声不断。

 

首先,孙教授从海外并购的原因出发,指出从长远角度出发,虽然海外并购并不一定取得短期利益,但是其是一种寻找资源,寻找市场,降低成本,促进国内市场发展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参与国际竞争的风气,起到鼓励国内企业提高自身定位和产品创新的作用。具体来讲,并购的动机包括:政府推动,满足国内对于能源和自然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开拓海外市场和获得先进技术等。

孙教授指出,从1999年政府提出“走出去”的战略之后,海外并购在交易金额上大幅度增长。仅2009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完成的并购达到298宗,在亚洲位列第一位。

接下来,孙教授介绍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表现在:更多的目标锁定在亚洲和澳大利亚,美国市场;2004-2006年,石油和天然气成为投资热点;2007-2009年,转向了金属和采矿业。大部分交易由国有企业进行,失败的案例大多在发达国家等。

紧接着,孙教授以中国网通收购亚通位列,总结出海外并购的困难如下:难以找到合作伙伴或产品组合;对于并购的价格的预期存在差距;不熟悉当地的法规和文化差异;缺乏相关经验等。

应该得到的反思和教训是,首先,要赢得外国人的信赖,必须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商业领域和对方进行沟通,另外要统筹规划,开展企业整合,进行详尽彻底的尽职调查,降低目标等。

从以上分析来看,孙教授得出一些结论,金融危机带来了良机,但是缺乏管理经验成为最大的挑战。我们应该调整思路,采取下调收购股权等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孙教授提出对于未来的展望:中国企业将继续寻求矿业和自然资源的稳定供应,确立清洁能源为重点投资领域,关注涉农和生物技术两大产业;各类技术仍将是中国海外并购交易的重点目标,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寻求产业链整合,掌握整条供应链;亚太仍将是投资的重点领域。

之后,孙教授又详细分析了几个著名的案例。中铝收购力拓集团,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Addax,以及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视频互动的方式给予了听众更加直观的理解。

孙教授深邃的思想和生动的言语,以及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的生动事例,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孙教授就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耐心、诚恳的解答。

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MBA项目学生事务总监黄萱老师向嘉宾赠送感谢木牌

  

孙教授与名师讲堂筹备组成员合影

 

 

 

 

特约撰稿人:李倩(2010级复旦IMBA 2班)

 

复旦MBA项目

2010年11月28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