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下午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第八讲于管理学院李达三楼105教室准时开课。本次课程分别由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银行中国部联席主管钱于君博士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法律顾问总监及公司董事会秘书吴弘女士讲解。
钱博士的演讲主题为《股票资本市场与首次公开发行》,涵盖了四方面内容:股票资本市场介绍、花旗资历、资本市场环境和首次公开发行的考虑因素。
首先,钱博士介绍了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大家认识到在股票资本市场中投资银行是帮助企业成功上市的重要合作伙伴。通常投资银行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它们分别是投资银行部、销售和交易部与研究部,各部门协同合作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融资。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有许多途径,比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定期贷款融资,循环贷款融资,收购融资等。如果企业想以进入股票资本市场方式进行融资,通常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第一,进行股票融资的动力,即为什么进行股票融资,是为了应对资本性支出,还是为了盘活长期投资?第二,时机,即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是否吻合,未来拟上市项目是否有成长空间,外部市场环境是否有利于该项目的成长?第三,重点目标,进入股票资本市场的目标是否是为了追求稳定的后市表现?对于不同的目标会有不同的策略。作为对第一部分议题的总结,钱博士指出企业在进入股票资本市场前,需要培养识别机遇的眼光,从专业水准等各类指标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行作为合作伙伴。
随后,钱博士介绍了花旗在投资银行业的实力,作为一家提供全方面金融服务的机构,花旗与众多客户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他们成功在香港和国内,或同时或先后发行A股和H股。专职的投资银行团队,领先的专业知识,领先的研究分析和优秀的IPO项目执行团队使花旗成为全球和亚洲领先的股票簿记人,同时花旗广阔的分销平台也帮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机构。紧接着钱博士为大家分析了资本市场环境,较强劲的公司盈利及利率低企的环境支撑着全球各地的股市表现。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内,波动性不断降低、流动性逐渐恢复,各指数近期均大幅回升,种种迹象表明资本市场环境正在逐渐转暖。
在简短分享了第三个话题后,钱博士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第四个话题——首次公开发行的考虑因素。首先,IPO需要选择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的上市地点,一般而言,选择上市地点时需考虑市场特定因素、估值、执行及发行后的监管等因素。钱博士将香港市场与A股市场作横向比较,同时还与美国市场作对比,形象地概括出新股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优势,如,定价基础为预测市盈率,定价权由投资者、发行人、簿记人三方参与等。其次,一次成功的公开发行需遵循一定的步骤,它们依次是重组、全面尽职调查、上市文件准备、估值、预路演、路演与建簿、定价与配售、后市稳定和后市支持。在IPO发行期间和发行之后,投资银行团队、资本市场团队、销售和交易团队与研究团队需要紧密合作,准备上市文件,对投资者进行教育,上市推荐,并一起对新股进行定价和展开后市支持活动。以上市准备环节中的重组为例,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准确定位,以确保成功的海外发售,并且进一步提高公司形象,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良好管理及高增长前景。此外重组更是为了创造透明的公司治理机制,符合股票交易市场对于允许上市所设的条件。重组秉持运营高效率,增长前景好等一系列原则,从公司架构、资产、财务和员工四方面着手进行重组。
钱博士细致的讲解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四个议题结束后,他还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很多相关问题,这样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于股票资本市场与股票公开发行的认识,钱博士的解答和讲授让大家受益匪浅!
本次课程的第二讲由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法律顾问总监及公司董事会秘书吴弘女士做了题为“Overview of Legal Environment for Banks”的讲授。首先,吴女士综述了中国金融法律体系,它们分别是《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刑法》。随后,吴女士结合花旗银行的业务范围解释了相关金融法规的制定的意义。最后,吴女士结合两个真实的花旗案例使大家对于合同、权利与义务、客户知情权、违约、违约的救济措施、仲裁和诉讼等经常遇见的法律名词有了理性的认识。吴女士结合案例的讲解,形象且生动地向同学解释了在现实的公司业务环境下,金融机构是如何运用法律条款确保业务有序开展的。
本次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三个多小时的课程在嘉宾提纲挈领且生动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互动中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最后一周第九讲的精彩内容!
特约撰稿人:徐嘉敏 (2010级复旦IMBA 2班)
复旦MBA项目
201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