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全球分支机构及金融人才职业发展

2010年12月26日

12月21日下午,2010年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的最后一次课程于管院史带楼204教室开讲。本次课程邀请到花旗中国区Head of Global Subsidiaries Group的Mr. Andrew Padovano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人力资源官于锦先生担任嘉宾。

Padovano先生带来了题为Global Subsidiaries Group的主题演讲。

作为一家全球性银行,花旗银行遍布世界的分行和网点以及为客户提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是花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Global Subsidiaries Group的宗旨正是为全球大型跨国企业提供涵盖信贷、交易、融资、产品和咨询的综合银行服务。花旗Global Subsidiaries Group在全球79个主要国家设立分支,共有约600位客户经理,所提供的网络化金融服务在花旗地区业务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讲座伊始,Padovano先生对花旗Global Subsidiaries Group的职责、功能、业务模式等做了综合介绍;并通过客户实例进一步列举了GSG业务开展的模式;接着,Padovano先生花了大量时间与全体同学进行互动,通过广泛的提问和细致的解答,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GSG的工作内容以及银行内部不同、中国区GSG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于锦先生带来了题为《金融人才职业发展》的专题讲座,在开讲前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和现场同学达成共识即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正如K.Lewin曾说过“一个人的贡献大小是由其个人能力条件和环境条件决定的” 。而正是基于此,花旗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也自有一套方法。

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会根据业务需求对是否招募扩充人才储备做出一个详细计划,之后则会一起进行招聘选拔。经过层层筛选的人才进入花旗后,人力资源部门会对他们进行综合技能的培训,踏上工作岗位后,业务部门要对人才的表现进行管理,年末则要对其进行评估和奖励。为了更好地激发个人潜能,花旗有一个特别的“Challenging Assignment”的环节,他们会根据recognition的情况,征询个人意见后,安排轮岗,让人才有机会接触更多挑战,从而提升竞争力。正是因为有了一系列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花旗的人力资本在投入与产出方面往往有很大收获,例如,相对稳定的人员和轮岗,使得人才即使在一个企业内工作很久,也依然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不同的岗位的人才有不同的选拔机制,如果是区域发展计划,那么花旗会先考虑内部金融人才并吸引海外专业人才。如果是全球发展计划,那么花旗会将内部金融人才派驻海外分行进行培训,国外分行也会直接从国内招募毕业生进行培养。

其次,于先生还指出成功的职业规划是将理想职业、工作地点、岗位和家庭完美整合在一起,职场人在完成本职工作时,还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初入职的人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经过2-3年的工作后,需要培养管理他人的能力;而在工作5-6年后,无论是走上管理者岗位或者成为专业人才时,都需要配备管理经理们的能力,经过层层积淀后则有机会成为企业高管,参与战略发展之类的决策。

最后,于先生告诉大家怎样的人才是花旗欣赏的,他/她需要具备正直、服务客户的意识、适应变化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性、持久毅力,另外也是于先生认为最重要的品格即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成熟的心智。良好的品格与素质是职场成功的助推剂,在最后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围着于锦先生虚心请教职场发展的秘诀。

 

2010年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圆满结束,这九次课程由花旗银行各个部门专业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高层讲授,讲座内容涵盖了商业银行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业务介绍、重要银行业务的阐述和分析、金融业职业人才的发展等全方面的内容。我院逾120位同学参加了今年的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花旗银行内部部门设置,更深刻地理解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操作,也更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银行金融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让我们一起期待2011年的复旦-花旗金融实务课程!

 

 

 

 

特约撰稿人:2010级IMBA 刘宇、徐嘉敏

 

复旦MBA项目

2010年12月21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