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国际MBA 谢芳
交换院校:哥本哈根商学院
小时候读安徒生童话,心里泛起了对遥远北欧的向往:我想去看看有人鱼公主的波罗的海;想知道丑小鸭如何变成白天鹅;更想知道安徒生是如何在他那间小小的屋子里写出了那么多美丽童话。但是我确实未曾想过,有一天我会真的去到那个浪漫的王国,而且像喜欢旅游的安徒生一样游遍了欧洲,去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且学且游,短短几个月我不仅完成了在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学习,更是游玩了欧洲11个国家将近25个城市,所见所闻都是从未经历过的。能较早完成学习并且旅游众多国家,这还是得益于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安排。这几个月是我人生中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相信随着时间流逝,它会变得越发珍贵。
学在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商学院是北欧三大商学院之一,复旦交换过去的MBA学生进修的是哥本哈根商学院研究生的课程。学校分三个校区,规模都比较小,集中在一个街区,步行就能到。学校交通也很方便,有直达的地铁,离市中心只有2站地铁站。
哥本哈根商学院的buddy项目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会有一个组的同学共同来负责几个交换学生。当时和我联系的buddy就有2个丹麦同学,之后见了面才知道他们是4个人一组,带6个交换生。buddy会来接机送你到宿舍并且告诉你如何适应在哥本哈根生活和学习。当时我的buddy带着我第一天就把哥本哈根商学院和哥本哈根市区主要景点逛完了,非常认真负责。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哥本哈根是个多么“迷你”的城市。
和国内学习不一样的是第一周的introduction week,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我们交换生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主要用于参加学校的晚会和一些户外活动,具体形式也和国内很不同。在这一周里,学校会对新入学的学生介绍商学院的概况和生活在哥本哈根所需要的基本常识;在这一周里,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丹麦生活,并且能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换生——哥本哈根商学院的交换生还是以欧洲人为多。
我选修的主要是战略方向的课程,和复旦MBA课程相差无几。哥本哈根商学院很多授课教授和中国商学院都有密切联系,教学模式也一样,所以很容易适应。课堂上基本上是老师引导,结合实际案例课堂讨论,再结合上课内容和实际企业运营,启发学生多方位的额思考。有时候还会有丹麦著名企业高管来讲公司中战略的规划和运用,学习方式也是以小组合作为主,比较注重和同学之间的的合作沟通。
每次上课前老师会布置很多相关的阅读,有补充阅读和强制阅读,与国内不同的是他们所有的阅读材料全部放在网络上,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和打印。学校图书馆的电脑是全部开放的,凭学校给每个学生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
在复旦一年的学习经历让我很容易适应他们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我们和老师的互动也很多,有些课程的国际生会多一些,这样交流也更有趣,我能体会到不同国家的学生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各有千秋,多姿多彩。
我选的是上半学期的课,课程都密集地安排在9月份到10月份。10月中旬左右课就陆续结束了,而且会有一周长假。11月初是上半学期课程的考试,,考试模式不同于国内,大部分考试采用口试,25分钟时间,由老师提问我来回答。一般要求我们先写3到5页左右的提纲,然后老师会根据提纲提问。问题的方向偏重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但课堂理论也是必须掌握的。
哥本哈根商学院的考试成绩是以0 2 4 7 10 12 记分,只要获得2分及以上都算通过。我比较难适应口语考试,所以得到的分数并不高;但是感谢复旦给我的培训,我写的提纲还是被老师表扬为“结构清晰有逻辑”。
复旦第一年的MBA国际化学习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到了哥本哈根,我发现国外课堂对知识点的诠释角度会和国内有所差异。认识并思考这样的差异,从中得出颇有启发性的结论,这也是我参与海外交换的收获之一。
生活在哥本哈根
北欧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丹麦的消费水平在北欧5国里面名列第二。北欧人的英文非常好,人也很友好,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交流问题。
饮食: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每个教学楼都会有餐厅,价格相对便宜,一顿在30克朗左右,是西餐自助的形式,冷食为主,吃不习惯西餐的同学还是自己做饭比较好,哥本哈根靠海,当然海鲜是又便宜又好吃了,北欧小甜虾和三文鱼也很美味。相对来说,蔬菜种类比较少也很贵,奶制品很便宜,瓶装饮用水非常贵。北欧大多是直饮水,我们需要自己带个空瓶子灌水喝。当地比较有名食物的是开口三明治,下面是黑麦面包,上面配以不同的菜。嘉士伯啤酒非常有名,去超市的话会发现嘉士伯公司几乎垄断了他们的饮料行业。丹麦人非常喜欢喝啤酒,只要每个人带一瓶酒就可以开一场party。我比较推荐自己做饭,很便宜,学校宿舍也有齐全的烹饪工具和餐具,不需要自己另外带,但是记得出国的时候带几双筷子。
住宿:哥本哈根商学院会帮学生安排宿舍,我当时申请的比较晚,学校分配的是最远的一个区,但是也很方便,宿舍门口就有公交车,大概十来分钟就会到学校;除此之外,也有去市中心和机场的公交车。住宿区周围的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有一个购物中心和几个大型超市,生活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超市的价格会不一样,这些在introduction week 里面学校会介绍, buddy也会提醒。我们宿舍的被子被套之类学校都配好的,不需要自己另外购买,费用包含在住宿费之内的,学校会事先多留3000克朗用于洗衣费和临时维修费,如果在住宿期间没发生其他费用一般会在退宿后把定金寄还给你。
交通:哥本哈根的天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非常不稳定,出门一定要带伞。哥本哈根市区比较小,生活区域也相对集中,当地人出行以骑自行车为主,市区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所以初次去哥本哈根一定要注意不能行走在自行车道里。公共交通费用很高,一次交通卡单买要23克朗,一般短暂几天旅游都会买10次卡。长期居住的话办两个区的交通月票比较划算,一个月大概是300多克朗。哥本哈根交通非常便利,交通路线也很简单,出行有地铁公交车和火车。班次很多而且人很少不需要排队,火车票都是随到随买,地铁和公交车需要自己自觉打卡——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一般不查票,但是逃票被查到的话会被处以很高的罚金。
购物: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丹麦商店周末不开门,除非是特殊节日。早上10点开门通常下午6点左右关门,丹麦人的工作时间非常短,下午4点到5点就结束。 北欧比较有名的家具,在丹麦有著名的皇家瓷器和George Jensen的饰品,但是价格都不便宜。
游在哥本哈根
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旅游是此次交换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安排。哥本哈根的旅游计划相对简单,市区旅游以市政厅为中心一天就可以完成。周边的城市和著名的城堡需要另外花时间看,因为住在哥本哈根所以我都是利用课余零星时间出行,8月9月份北欧的天气也比较适宜出游。
市区我比较推荐的是Tivoli游乐园,就在市政厅旁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游乐园,堪称迪斯尼游乐园的样本。
在北欧,城堡和皇宫是每处必游景点,我个人很喜欢郊外的克伦堡和菲特烈堡,此外更推荐的是安徒生故乡欧登塞的城堡,非常漂亮。另外学校也会组织一些集体旅游活动,我有两次都是跟着学校组织去旅游,也由此认识了不少其他国家的交换生。
需要提醒的是10月份之后北欧天黑的非常早,天气以阴雨为主也,不适合出行,不如等11月底下雪了再出去看雪景。
就我自己而言,9月份的课程很紧张,周一到周五都有课。所以我充分利用周末时间游玩了北欧三个国家:挪威、瑞典以及丹麦周边城市的一些景点(欧登塞,Bornholm 以及郊外的三个城堡)
10月份我拥有了一周长假以及课程结束的一段空闲时间,于是给自己安排了十来天的5国旅行: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瑞士。11月考试结束后,我又踏上了为期15天左右的3国旅行之旅:西班牙、意大利和奥地利。
因为这几段旅行是自助游,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每一天的计划都要事先安排好。在外的时间很有限,需要看的景点却很多,所以要放松心态,学会取舍。这恐怕也是海外交换带给我的学习之外的收获吧。
虽然是自助游,我却并不感到孤单。大部交换学校在欧洲,行程相同的同学也会和我一起结伴旅游。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去瑞士和西班牙拜访同学,大家坐在一起讲自己旅游和学习的所见所闻,会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发现。我这才感到,原来欧洲不一样的学校也都有各自完全相异的教学风格;对于同一个旅游过的地方,大家的想法也都不一样;同样的风景大家都看过,但却留下了极具个人色彩的感受。所以强烈建议同学们在完成海外交换以后,记得要相互串门,多多聊天。
就这样,在完成所有的学习和旅游计划后,12月初我赶着欧洲大寒潮回国了。而那一段美好、充实的游学经历,从此深深铭刻在了我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