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的三方面儒释道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出发点又是什么?
在国人幸福感普遍缺失的今天,我们如何运用中国智慧去更好的追求人生呢?
12月3日晚18:30,复旦大学著名的“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应邀出席复旦MBA名师系列讲坛活动并担任主讲,李达三楼2楼报告厅内,再次座无虚席,近400名复旦师生现场聆听心灵盛宴。在长达2个小时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主题为《中国智慧与当代人生》的主题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思。
王德峰教授现任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本体论视域,以及在这一方向上的中心课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授课风格极富魅力,激情洋溢,见解深刻,不时有笑谑语,深得学生爱戴。
在讲座上,王德峰教授由当代中国现状作为切入口,引起听众们对自己身边生活的共鸣;然后跃入宏观角度去看待中国今天的发展;时而引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时而阐述国外的人文故事,并将中国智慧穿插其中;还谈起了引领企业家思考“禅宗”,调整对于创业的心态,提出了3种原则:一种叫夺人不夺境、第二种叫夺境不夺人、第三种叫人境俱夺。
王教授的演讲既有放眼中外的广度,又有探索中国智慧的深度,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受到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讲到我们当代人生的时候,王教授特别提到了危及我们今天生活的2大危机:核电站和恐怖主义。同时,王教授指出,我们需要用中国智慧—禅宗中的“悟”去理解和处理这2个危机。
同时王德峰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智慧的3个方面。儒、道、佛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及中国智慧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建议:早一点儿开始培养哲学修养,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宗教的民族,这个民族是哲学的民族,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应在中国的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当中形成起来,来共同面对这艰难的时代。
讲座最后,现场观众纷纷提问发言,王教授则一一给予解答。王教授深入浅出的阐述、诙谐幽默的论证,伴随着精彩的观点交锋引来现场笑声、掌声不断。不少同学表示,王教授深邃的智慧与优雅的风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们对人生、对中国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受益匪浅。
特约撰稿人:江政琦(2011级 复旦-MIT IMBA 1班)
知微·行远论坛
复旦大学MBA项目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