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商业模式的选择

2012年11月04日

2012112日晚,复旦-瑞安创业系列论坛之四——“商业模式的选择”,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大三楼104室成功举行。上海盛联投资公司董事长张伟先生为在场的听众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商业模式的选择的精彩讲座。全场座无虚席,无论是怀揣创业激情、跃跃欲试的校内学子,还是远道慕名而来的校外听众,都深感受益良多。

张伟先生1982年初从复旦物理系毕业后,任教于管理学院近十年。后投身于证券业,在万国证券投资银行部、国际业务部负责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全国最早期的投资银行人士,负责过近百家的股票发行承销和上市公司的并购。从事风险投资和产业十多年,投资于早、中、晚期各类企业数十家。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讲座中,张伟先生指出学生创业成功的标准就是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存活下来。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在于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了合适的事情。他结合自己的投资经历,详细分析了苹果、盛大网络、阿里巴巴、电子书、VCD等生动案例,针对创业前的准备、商业模式的分类、商业模式的设立和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为在场的听众做了一次极其有益的创业前辅导
 
针对学生高昂的创业热情,张伟先生提出了四个“关键”。一、创业前的准备是关键。商业模式的选择是重要的前期准备。然而创业的准备不只是在于一份计划书,更重要的是心理准备。不只是个人,更要重视团队之间各个成员的准备。二、执行团队的综合资源是关键。要关注拥有的资源与商业模式是否匹配,能都对企业的发展有长久的推动作用。三、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是关键。四、商业模式的设立和过程控制是关键。这个控制过程会受到创业者的经验、环境变化的影响,技术类创业还涉及到产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确立后,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要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谈到细分商业模式,张伟先生将商业模式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他指出传统并不是简单的传统,而是将规模放大,然后采用一些所谓的技术进步的措施,改变工艺路线,降低成本。产业基金偏爱传统模式的创业,因为它体量大、风险小。现代模式的特点是虚拟的成分多一些,其拥有全新的市场和技术而具备的无可限量的潜力深得投资界的喜爱。

张伟先生指出无论选择哪一种创业模式,商业模式的设立和过程控制都同样重要,特别是创业模式的过程控制是最不容易做好的。这个控制过程会受到创业者的经验、环境变化的影响,技术类创业还涉及到产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失败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整场讲座,张伟先生用大量失败的创业案例警示创业者重视创业前的准备,即创业团队必须弄明白几个问题,包括创业准备进入行业的资源空间有多大?选择的商业模式在行业内能有多大的空间资源?创业团队驾驭资源的能力如何?商业模式以及创业团队的弊端以及解决方法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创业之路才会走得更加从容。
 
作为讲座嘉宾以及大赛评审,张伟先生伴随聚劲杯创业大赛也已经走过三个年头。对于参赛的同学,张伟先生建议各个团队将90%的精力放在商业计划书摘要的撰写以及一分钟阐述上。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创业项目的亮点,放大与众不同之处,吸引评委的眼球。整场讲座远远超出预计的时间,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相信在场的听众经过这场创业前辅导,对于未来的创业必然成竹在胸。
 
特约撰稿人:司意菲(复旦MBA2012级国际1班)
2012年11月4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