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力教授深入解析“中美日关系及亚太安全”

2012年10月29日

从2010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到10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从今年4月初开始的中菲黄岩岛事件到9月10日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中国的周边似乎一直不太平静,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

10月28日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力教授做客复旦MBA名师讲堂,发表了“中美日关系及亚太安全问题”的主题演讲,对中美日关系的前世今生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沈教授首先从三一重工起诉美国政府谈起,认为三一应重视本土市场、独立自主,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主动邀请你去做生意才能体现真正的实力,强调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首先要自己强大、自己有实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谈到中美关系,沈教授认为“美国不是神,是有自私心的大国”。

谈到日本,沈教授认为日本自二战战败后一直是一个不正常国家,但心却不正常的大,拥有与自己实力不相匹配的野心,结果是损失地更多。沈教授认为,随着日本主动国有化钓鱼岛,原本搁置争议的做法被抛弃,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钓鱼岛的巡视和记录,强化了我们对钓鱼岛主权的宣誓,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一方面钓鱼岛问题被无限期搁置下去,一方面我们又无所作为的话,时间一长对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野田政府的国有化举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得我们及时采取反制措施,防止日本在实际控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谈到《美日安保条约》沈教授认为中国应注意《美日安保条约》表面上是共同防御实质上可能会演变为共同侵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案,沈教授提出了共同勘探、共同巡逻、利益共享等和平解决建议。

谈到中国的过去,沈教授认为中国做了几件正义的但非法的事情,强调一个国家要以史为鉴,有勇气为过去不当的事情表示道歉,以后再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整场演讲比原计划延长了一个多小时,沈丁力教授通过各种生动的事例、第一手资料,从中美、中苏、中朝、中日、中越等不同的角度详尽分析了中国外交关系的来龙去脉,整个演讲过程中沈教授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内容发人深省。

 

特约撰稿人:复旦MBA论坛联盟成员-赵勃(2012级复旦MBA秋7班)

复旦大学MAB项目

2012年10月29日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