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在管理学院史带楼602室内,一场关于大海的神秘之旅正在进行。在复旦MBA博览会之“遨游蔚蓝——一起潜入大海去感受美妙”活动中,复旦MBA2012级的周宇和特邀嘉宾文斯·潘与大家分享了水中世界的见闻与感悟,并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潜水的相关知识技能。
讲座初始,潜水爱好者周宇介绍了自己在海底拍摄的图片与视频,声色并茂地呈现了他眼中的海底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周宇谈到自己常常会在海底做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比如有一次下潜至22米时,他尝试着打开了一个鸡蛋,水中的鸡蛋并未像常压下那般直接散开,而是缩成了一团。“平日你会觉得压力很大,但跳到水里就仿佛什么压力也没有了,像一下子失忆了一样。”他生动地形容道。
在周宇看来,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有两种本能:一是回归大海的冲动,二是对自由漂游状态的向往。“我们都渴望飞翔,而到了海里,上下浮动,整个人处于一种失重状态时,你可以直接体验到‘遨游’的感觉。”潜水正是对这两点本能的呼唤。只要克服对于未知的恐惧,顺从来自本心的驱动,就能得到潜水带来的生命体验。周宇小时候得过耳鸣,不怎么会游泳,甚至对幽闭的环境有轻微恐惧。然而他很快就克服了这一心理障碍,更多投入到对海洋美景的欣赏中去。如今,潜水对他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不可或缺的生活态度。
随后,SSI(美国国际潜水学校)大中华区总部执行长文斯·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具有专业视角的讲演。尽管当了几十年潜水教练后,难免有一点“职业倦怠”,但文斯·潘对大海的无限热情依然没有改变。他谈到,地表之内有四分之三是海洋,即使是环游世界的旅行者,人生中还是缺乏“四分之三的体验”。目前,人类对海洋的知识相当缺乏,潜水便成了最方便的探索海洋的方法。潜水不仅是个人的放松,更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的对话——一方面,海底如陆地一般平原、高山、丘陵起伏变换,样貌丰富;另一方面,大多数海洋动物是和善而好奇的,充满智慧与感情。
文斯·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出了三种不同的潜水类型:浮潜、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同时介绍了学习潜水的最佳路径,还针对大家潜水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在探讨潜水救援的问题时,不少听众根据自己曾经的潜水经验与潘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最后,文斯·潘总结说,潜水是一项简单、易学又好玩的运动,作为长期从事潜水教学和教育的人士,他的理念不是要大家“学会潜水”,而是更进一步“爱上潜水”。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潜水的时候不要去破坏海洋:“面对大自然,我们应该不损害、不留下、不带走。”
复旦大学MBA项目
2012级秋4班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