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劳动需要法”--复旦MBA法律风险防范俱乐部 & HR俱乐部活动报道

2013年11月05日

20131026日,复旦MBA法律风险防范俱乐部和HR俱乐部联手举办的“劳动需要法”主题分享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来着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劳动法律师骆平女士和来自20135班的蔡华良同学——现任万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HR俱乐部会长——分别从专业律师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对职场中的各类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为广大职场精英拨开迷雾,标示雷区,维护合法权益。

 

调岗、变更、解除,你该怎么办?

 

职场中经常会发生工作岗位调整,薪酬调整,工作地点变更,甚至是劳动关系解除等情况,这时员工该怎么办?是被动接受,还是据理力争?骆平律师从劳动法的法条入手,再到司法解释,最后以实际判例,将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娓娓道来。

对于岗位调整,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提供充分的调岗理由,并且这些理由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员工所具备的相关职业技能在新岗位上是否继续使用,是否明显超过常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实际上很多企业以调岗为借口达到其他目的,员工可以据此两条与单位充分沟通协调。

对于工作地点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如产生争议,用人单位需要举证其合理性。比如工作地点从中心城区变更到郊区的合理性,会受交通工具、工作时间和内容等因素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解除劳动关系,如理由是“不胜任工作”,则需要单位大量举证,并且要对员工前期做调岗或者培训的前置程序;如理由是“违纪解聘”,则需客观存在的违纪事实,以及相应的惩罚规定等条件。

对此,员工主要有两种诉讼请求:请求恢复劳动关系,并按照工资标准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请求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骆平律师提示广大职场人士,要根据劳动争议的具体特点慎重选择诉讼请求,必要时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确保合法权益。

 

斗智斗法斗HR

 

有着12年大型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蔡华良同学则从人力资源操作层面,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表单,全面介绍了劳动关系的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误区和风险控制点,并给出了预防和解决措施。

蔡华良同学从劳动关系中提炼出10个关键控制点,这些内容无论是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还是员工都具有重要价值:

入职前,务必谨小慎微,多方确认信息;签订合同时,需要斟字酌句,看清条款,积极争取权利;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工资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发工资时,要警惕按月发放和按年发放的各类“陷阱”;培训后,培训服务期一般不超过五年,违约金数额不超过培训费用金额,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工伤,包括上下班途中、中饭外出公司就餐途中、出差、外出拜访客户、单位组织的活动等情况中发生的伤害。

发生违纪时,违纪证据很重要,规章制度要合法并且要过科学程序;离职补偿,应包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未休年休调休补偿、代通金等内容;竞业限制,不超过2年,经济补偿金与竞业限制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劳动仲裁,要充分收集证据资料,了解劳动合同法,咨询相关人士。

 

随后,在互动环节,多名同学们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两位嘉宾给予了细致专业解答。

法律风险防范俱乐部和HR俱乐部以服务全体MBA同学为宗旨,后续还将不断推出此类专题活动,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复旦MBA法律风险防范俱乐部 & HR 俱乐部

复旦大学MBA项目

201311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