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探索上海西区”主题城市寻访活动圆满举行

2013年11月06日

金秋时节,梧桐微风,午后暖阳满街;

踏叶而行,中外学子,携手细访城市。

2013年10月27日下午,为了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深入体会上海城市气息与生活脉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国际交流俱乐部举行了一次“探索上海西区”的活动。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他们的中国伙伴们参加了这次城市探索活动,感受了海派文化中包容多元的特质,领略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了解了城市的历史。

 

 

经过前期仔细的筛选,这一次的城市寻访地点定在了上海西区著名的老街武康路。武康路位于徐汇区中心地带,跟据《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记载:“该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人福开森姓氏命名。1943年改现名武康路,以浙江省旧县名命名”,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因此也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整个下午的活动包括了主题介绍和城市探索两个部分。

下午一点半,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兴奋地集结在了一起,虽然参访还没有正式开始,气氛就已经开始热烈了起来。在武康路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来访的同学精心准备了一段讲述上海西区历史文化的英语短片“The Story of Old Shanghai”。短短二十几分钟,影片从多个角度为大家展现曾经的法租界的发展沿革,文化涵义和建筑风格。

随后服务中心的讲解员为大家仔细讲解了武康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故事,如位于1858号,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典型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东美特公寓,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的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故居等等。

武康路旅游服务中心本身也是一栋富有历史感的建筑,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示在大厅里,虽然占地不大,却从多方面展示出了老上海建筑的万国风情。来自印度的Anand对这些汇集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地追问,并做出了各种夸张的表情,引起了在场同学阵阵笑声。

 

 

在结束了武康路旅游服务中心的主题介绍之后,大家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期待已久的城市探索。在这个项目中,每个小组被分配到两个任务:首先要找到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并且以此建筑为背景,拍摄创意合影;其次是找寻复旦大学在建校最初复旦公学时期,位于徐家汇的老校址,也就是如今复旦中学所在地。复旦公学是复旦大学有着共同的校徽,校训和校歌,也是复旦重要的历史传承。

这个任务显然没有难倒很多第一次来到这个区域的同学,大伙很快就找到了指定的建筑,并且完成了拍摄任务。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们成群结对地走在路上,用各种口音的英语欢快地交流着,不时手舞足蹈。一片落叶,一只小猫,一个意外漂亮的建筑都让大家幸福不以,在这个秋日的午后,同学们的笑声点亮了整个街区。而在照片里,各组同学们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搞怪表情,也为活动留下了点点精彩的回忆。

 

 

以武康路为代表的上海西区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区域,那里完整地保留了历史建筑和城市格局。在这个区域能够体会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对于初次来到上海的中外学生来说,这次城市探索无疑加深了大家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而这个下午的城市探访,也成为了一个美好的起点,让人期待着未来在复旦MBA学子之间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无国界的友谊从这个万国聚会的街区开始生根发芽,地久天长。

 

 

复旦MBA国际交流俱乐部

复旦MBA项目

2013年11月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2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